历时好几个月终于把蛤蟆先生快看完了,还有一点点就看完了,我今天肯定是能够看完它的,我坚信!
特别好奇柳林风声里的大篷车事故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蛤蟆先生变成了这样;蛤蟆先生有一个田鼠这样的好朋友,田鼠也是需要一次像蛤蟆这样的咨询的,他也是时常感到痛苦,想要去逃离鼹鼠这个朋友,但是他又离不开鼹鼠。他一直没有去想过咨询,大概是因为他没有蛤蟆那么痛苦吧!
蛤蟆第一次去咨询,咨询师让蛤蟆意识到了只有你自己想要改变,你有求助动机,你才能获得改变。你自己愿意去变得更好,我来和你一起陪你去改变,变得更好;
当苍鹭咨询师把蛤蟆送到门口时,蛤蟆转身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苍鹭站定了,直视他的眼睛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蛤蟆第二次去咨询,咨询师苍鹭给蛤蟆提到了“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人们进入儿童自我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撤,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蛤蟆第三次去咨询,咨询师苍鹭和蛤蟆一起探讨了儿童的基本情感,这些情感加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自然型儿童,这是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因为要适应外界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会形成“适应型儿童”,这样儿童自我状态就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两种方式。适应型儿童是我们学到的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处一整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以及应对我们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这些调整,就像原子核一样,以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当然,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其他事件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
第四次咨询,咨询师和蛤蟆探讨了为什么会成为适应型儿童,从具备基本情感的自然型儿童为了适应父母、环境,而成为了适应型儿童,以利于我们的生存,同时也借此保护我们个体的完整性。意味着要学会处理愤怒,包括父母的愤怒以及我们自己的愤怒。以后的你就会延续这种方式去对待你自己的愤怒以及别人的愤怒。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这些人永远都没有长大成人。
第五次咨询,一起探究了儿童关于愤怒是怎么去释放的,释放方式从弱到强依次是,退缩、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叛逆。
当我们做出这些行为策略时,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收到伤害。当这些重现的时候,是我们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第六次咨询,共同探讨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这个三位一体代表了人格的结构。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成人自我状态指:在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给予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肯定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不过,我们可以说的是,“成人状态”有它特殊重要性。
“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的知识和新的理念留出一席之地。旧的思想主宰着你,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只有“成人自我状态”时:你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反驳。
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你只能鼓励他们,就像我一直在鼓励你一样。但我没法强迫你,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要怎么做。
我不“知道”你应该怎么做才能进入到成人状态。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让你能自己找到答案。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协助你,但只有你自己能做决定。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相比于责怪别人,负起责任更能让你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主权的。因此你也就知道自己是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自己。
第七次咨询时,蛤蟆讲述了他的童年经历,说出了他的所见所闻,蛤蟆有机会全面回顾了他的前半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以往,当他回忆过去时,那些发生过的事件都只是孤立的闪回,无法拼凑在一起。但现在,他回忆的时候不再谴责自己。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慢慢地,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们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八次咨询,蛤蟆质疑,我的这些都是从何而来,我的人生剧本是怎么写出来的呢?这出剧我演的不开心,我想要改写它。
苍鹭说:你想要探索你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源自哪里,想要理解你的现在,就必须回顾你的过去,你应该不会意外。【让我想到一句话,我们研究原生家庭并不是为了去指责父母,而是为了探寻我们自己性格和命运的来源和出处】实际上我们得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特有的看法,对你而言,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事物。
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连信念和预设都不尽相同,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我们会各自形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每个人的看法都很不一样。我们说的不只是物理世界,而是你内在的、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世界,那是通过你早年的经历而形成的。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换句话说,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在我这里的世界。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你决心要改变。
每一个生命一定都得经历开始、中间和结束这三个阶段,而开始的阶段会显著影响后来的阶段。因此你对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
在你幼年的时候,你会通过两个问题来回答,你对世界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1、你是怎么看自己的呢?你好吗?
2、你是怎么看别人的呢?他们好吗?
你会得到四个答案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就形成了下面这张图
这是一个坐标图,上面有四个“人生坐标”,就是我刚才描述的四种情况,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具体是指,我们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语言成真。我们会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的一样。不同的人生坐标会有不同的自证预言,就像心理游戏一样,你会完美的重复这个游戏,去完美的扮演好你的角色,让它朝着你的自证预言的方向去发展。
第九次咨询,面谈一开始,咨询师就说,“对你最有帮助的,是认识到人们玩的心理游戏和他们的人生坐标之间的关联。”
《我不好;你好》
这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几乎在任何方面都觉得别人比他好。低自尊的人通常觉得生活对他们不好,却更善待别人。概括来说,处在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
比如:“我真不幸”:他会确信他们是不幸的,会随时给你报出一长串遭遇过的不幸事件。更严重的是,有些人会竭尽所能地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而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PLOM”意思是“可怜弱小的我”您总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最后让你显得很蠢,让对方占了上风,让你感觉自己又变回小时候那个可怜弱小的自己。
“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有些人生活一团槽,或者有意无意惹上麻烦,就是想看看别人能宽容他们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回排斥他们。接着他们就会说:“我早就说过你会这样对我,证明我是真的很蠢很差劲”
《我好;你不好》
这个象限描述的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哪一类人,他们总是需要攻击或者谴责别人。这类游戏通常能让玩家感到愤怒,或者至少能让他们对别人评头论足,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利和权威的制高点,这样就能玩他们的游戏了。
比如:“NIGYYSOB”意思是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这是人们经常在工作场合玩的游戏。首先,有个人犯了错,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很常见。然后上司发现了,把犯错的下属叫进来好一顿训斥,小题大做,对下属大声咆哮。所以你看,这种游戏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他们会证明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他们会说:“要不然,那帮人会觉得犯了错还能侥幸逃脱!”
他们还会玩“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这会加强他的道德优越感,而且常常和另一个游戏一起玩,那就是“你怎么敢!”他们利用任何时机来制造一些能让他们评判和惩罚别人的情境。处在这个坐标上的人,永远都是“挑剔型父母状态”。这些人动不动就指责,焦虑得随时会发脾气,还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评判别人。当然了,有时候他们会摆出“养育型父母”的姿态,说些诸如“我比你更心痛”或“我是为你好”之类的话。
不过这类人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他们从来不会抑郁。
因为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带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
我们处在不同人生坐标里,拥有着不同的待人方式,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不同。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两个处于不同坐标的人相遇,相处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他们会逐渐通过争吵而去有意识的调整双方的人生坐标(前提是他们懂的这些,能够看到争吵的原因,且愿意去改变),使它们趋于相近。两个人通过争吵来互相融合,或者一方去改变,来使双方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