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298天早安问候。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有位女士和老公凌晨四点去赶飞机,不小心撞了车,导致被迫改签。
白起了个大早,连机场大门都没有进去。
看见眼前两辆“对对碰”的车,她的心情简直原地爆炸。
但是老公却在回家的路上安慰她:撞车和没有赶上飞机,都是小事。
你不开心,才是大事。听了老公的话,她瞬间觉得轻松了。
多么治愈的小故事!这就是情绪价值,最好的示范。
我们看到,她的丈夫没有关注对方的是非对错,只关注妻子的感受,所以那一句“一切都是小事,你不开心才是大事”,瞬间就是他们感情升温的催化剂。
你或许会说:为什么好老公都是别人家的?
是的,这样的人确实少。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缺乏认识情绪、疏导情绪的能力。不仅我们的伴侣情绪不稳定,我们也情绪不稳定。
能正确涵容情绪,过滤情绪的人,毕竟是少数。
那么,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大都是未分化的。
情绪和情感,看不见摸不着。很多人都不能准确描述、表达、化解自己的情绪。就像前面的例子,女孩只知道自己很生气,气到要爆炸。
但是“生气”这个词语,就像一个揉在一起的毛线团,它里面往往包含了很多内容。
可能有事情失控的无助感,可能有害怕责备的恐惧感,可能有无法出行的失落感,可能有赔钱又赔时间的心疼……
我们如果能够梳理自己的“毛线团”,把混乱的情绪一条条的清理出来,就是认识自己情绪的过程。
遗憾的是,当我们作为孩子的时候,情绪就是不被看见的,长大后也很少有机会被滋养被看见。
当我们成了父母,又一代代的传递下去。
第二个原因,是自恋在作祟。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太想掌控一切,我们也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所以大发一顿脾气,大讲一通道理,会让人觉得“爽”,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如果弱下来去安慰对方,就意味着软弱,意味着可能被攻击,这太不安全了。
害怕自恋受挫,让我们无法直视情绪。
所以,导致你不是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而是消费情绪价值的人。
那么,除了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外,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还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不会索取情绪价值。
错误的索取方式,又会消耗情绪价值。
比如:一对夫妻因为婆媳问题争吵:
妻子说,“你妈可真是个戏精,每天就会当着你装柔弱。你没回来的时候她光躺着玩手机,你一回来她就开始跪在地上擦地,就是打我的脸呗?”
丈夫说,“我妈给咱们带孩子不容易,你别这么多事行不行。我每天上班这么累,这么小的事不要添乱了好吗”?
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在索取对方的安慰。
妻子在对丈夫说,我有点委屈,有点无助,婆婆的行为让我无力招架。
丈夫在对妻子说,我很疲惫,我渴望家的温暖,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为什么他们不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因为他们习惯了用错误的方式,去寻找正确的爱。
当然跟他们的原生家庭有关。
一个人从小被父母接纳,被情感浇灌,他们就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并且识别对方。
如果妻子索爱的方式,不是指责对方,而是告诉丈夫“我在这个家有点无法融入,我觉得没有人支持我,你的妈妈总是让我觉得好像做错了事情”,也许丈夫就能给到一些安慰。
如果丈夫索爱的方式,不是冷漠和推脱,而是告诉妻子“对不起,我让你受委屈了,下次这种情况你提示我一下,我去说我妈”,也许妻子就没那么生气了。
可是他们不懂正确的表达,只是任性地发泄。而这种发泄,无疑是对彼此的消耗。
所以,多做提供情绪价值的事,少做消耗的事。
生命总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如果有那个人做你的光,那再好不过。
如果没有,那你愿意做自己的那道光吗?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不开心才是最大的事”,那再好不过。
如果没有,你愿意对自己说这句话吗?
一定要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有自己不开心才是最大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