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词解读系列古诗新读中国经典古诗词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08:16 被阅读0次

赠少年

唐代: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赏析

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诗中的“客恨”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这首小诗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了。“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和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都是借意。 

诗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得多了。“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淮阴市”,固然点出话别地点,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这里是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贻笑于淮阴一市。而后来却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温庭筠也是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终不为世用,只落得身世飘零,颇似少年韩信。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怀抱,且不着痕迹,自然地与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因景见情,含蓄隽永。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怀抱之后,便引出“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点,是景语,也是情语。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这正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诗贵有真情。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而此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独标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江海相逢客恨多, 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 月照高楼一曲歌。

  •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摘抄】 温庭筠 01.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温庭筠《赠少年》...

  •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赠少年 唐代: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赏析 作品大意写浪迹江...

  • 淮诗 | 温庭筠酒酣夜别淮阴市

    赠少年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今日来读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赠少年》。 温庭...

  • 酒酣夜别淮阴市

    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一样的江湖,落拓江湖和笑...

  •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落多少…… 这是民国时期一...

  • 江海浮沉五十载

    江海浮沉五十载, 秋风秋雨头发白。 步行夜别昭餘街, 月照高楼一曲歌。

  • 赏花有感

    赏花有感 涂荣娜 赏花欢归意阑珊, 归意阑珊酒未酣。 酒未酣畅歌一曲, 畅歌一曲赏花欢。 3月11日 娉...

  • 明月照高楼

    明月照高楼 明月照高楼, 高楼起长歌。 一别庠序后, ...

  • 月下小思

    辘辘别夜月 我述劳劳歌 劳劳歌一曲 已是离愁到心头 冷酒惆怅路 画笛声秋风 窗前萤火朦胧 情怀衰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gq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