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关于文学的那些闲话

关于文学的那些闲话

作者: 秋韵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2-06 23:53 被阅读0次

2024.2.6,周三,腊月二十八,冻雨

腊月二十八,天寒地冻,闲在家围炉读书。滴滴的微信提示音不绝于耳,好热闹啊,相比于室外的冷嗖嗖,简直像一锅开水在翻腾。一大串关于文学创作和投稿的热议。附录如下。

:

各位老师,有没有读过《上岸》的朋友?有一个问题我没有明白,请教一下

:

上岸主要写的是体制外“卷”到体制内,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年轻人。题材关注社会关注当下,属于热门话题。这篇散文是我和妻子及亲人朋友的真实事件为素材。这个时间线我有点不明白。

:

1、时隔十五年,三十二岁的妻子再次挤入浩浩荡荡的招聘队伍。

2、十五年前的冬天,明媚的晨曦洒满学校的湖心亭。(大学生)

3、2009年夏天妻子参加招聘考试考取村小学,进入体制内。三年后妻子考入城区小学。

4妻子从村小学回城已经十年了,现在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是和自己的学生抢饭碗。

5、2009年春天,“我站在学生宿舍,”校宣传老师告诉我市电视台招聘记者,没几天市电视台三位面试官找到了我,我成为新闻记者(毕业参加工作?)

6、三十五岁的我到南昌工作,妻子开始再一次招聘考试(回到第一句话的时间,妻子正好是32岁,是回城的第十年?)

7、又过一年,妻子再次参加考试,差0.5分落选。用这样的时间线搭建结构,这是算顺叙+倒叙+中间再插入兄弟朋友的“卷”。这种结构算时空结构吗?@各位老师们:请指点迷津

以上问题,有些迷糊,没有理清

念:

原浆散文要求十年磨一剑的生活经历,作者的时间线长度是十五年吧,十五年前妻子是大学生,32岁再考试,第一年没考起,再考一年又差0.5分。最后结尾留着悬念,还考吗?考起了吗?两口子都在南昌工作了吗?

hu:

前段时间也有人议论这篇散文,说是好像是没考上吧

念:

我有点迷糊。这个是15年应该是作者写文的时间往前推15年吧。

总觉得时间线有点乱

大:

@念 现在的文章,在故事搭建上是经不起逻辑推敲的。

念:

如果《上岸》是真实的,我觉得文中的“我”太自私了。

大:

我前天读一篇某省刊上的文章,有几句纯属扯淡

如:我用食指和边指夹着香烟。

中午,烈日当空,我站在五楼俯瞰灯光璀璨的城市。

真是扯淡极了

L:

学习值得学习的地方,有疑问的我也直言不我觉得按文章逻辑线来说,文中的“我”的决定正是造成妻子反复考编受苦的原因,这样反而把要抒发的对妻子的关爱给弄崩塌了。

念:

估计是不知道五个手指的名称又或者是异于常人的特殊的夹法

大:

说白了,作者没有坚实的生话基础,全凭想象行文

念:

大拇指算边指?还是小指算?

念:

反正我们学医的不是这个说法

念:

“穿越?”中午,烈日当空,我站在五楼俯瞰灯光璀璨的城市。

大:

他应该是说小指。口语叫边指。我反复试验食指和小指夹烟,不成功。把烟整断了。

真是瞎说

h:

所以文字是最需要谨慎的

宋:

这期,我稍微翻了一下,感觉不是太对胃口

不太能触动我心里的那根弦

也许是我的心有点迟钝了,不敏感了

大:

散文诗歌我不读,无权议论。几篇小说倒是看了,基本都是三无产品:

青:

估计编辑也看到了,但好多作者带着头衔,不得不上

散文杂志也有过莫名其妙的文章

大概,只有到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那种层次,才敢拒绝带头衔的作者吧

大:

一样的。老贾莫言只要去就头条。

青:

贾平凹写的废都,大段大段的话,看得头晕

大:

唐小林敢骂他

大:

关系稿,人情稿,交换稿,作协稿,名家弟子稿,文学培训荐稿,官府作家稿,稿稿通达。无名作者"稿"不成,只能发牢骚

大:

一本杂志,看上几期,就知道人家的用稿途径了。

段:

@大 现在是人情社会,所以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

青:

杂志依靠ZF,不得不低头

我记得,以前唯一自负盈亏的,就是南周

南周那会牛着呢,谁也不睬

但是也为韩寒出头了

段: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皇帝的新装,指鹿为马,都已经告诉了我们

飞:

其实话又说回来了在今天又有几个人靠文字活下去的呢现如今靠文字能活的好的也是寥寥无几亦或是网文作家

涟:

职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区别。

飞:

对。其实这种论调哪个时代都有,自古至今,文字都在革命。在一潮一潮的浪里。从唐诗到宋词,从宋词到话本,再到现代小说。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 千禧年后更是枝叶繁茂 现在呢?其实很多人不愿意承认 但确实是网络文学在主宰市场 我不会写网文 但是我很佩服 如果几十年后 主流文学还有爱好者 或者是网文市场收到整顿洗牌 可能也会说 某某网文作家生对了时代

飞:

其实不是他生对了时代相反我认为我没能适应时代

风:

前段时间不是报道有个地方的作协zx就是专门写网文的吗

段:

这也算诗?如果这个是普通作者写的,肯定上不了XX文学

山:

不说上XX文学,上乡镇级作协内刊都上不了

段:

有没发现,他们的诗,一句话分很多行,这样可以拿更多稿费,根本不是诗的节奏问题

伟:

我个人觉得这些诗歌啥也不是

岭:

XX文学是国级文学所以不好发表!

山:

知道《XX文学》是国级的,所以这诗能上就是大写的“服”!

山:

他写的这是诗吗?

段:

很多刊物都是主编和编辑互发,应该很懂资源共享

屏:

@岭 XX文学稿费1元/一字

段:

玩一些文字游戏而已,纯粹为了赚稿费

岭:

的确是这样子的,我查大量刊物的作者信息

山:

为了几文银子,脸面都不要了

大:

刊物给普通作者的机会是诗歌和增刊,从而安抚基层作者不满情绪。

诗歌很少有人看,不太占版面,脸皮厚的东抄几句西抄几句,只要不被老郑等发现,也就没啥事了。

跟随礼似的,我送你两百,你送我两百

山:

问题现在有点影响力的刊物诗歌版面也不给普通作者,来来回回就作协主席副主席或那些“著名诗人”或主编编辑

大:

肥水不流外人田。

岭:

所以普通作者靠写作养家会家破人亡!

猫:

读者原创,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哈哈哈,干脆不定了

许:

当下,已出现了文学作品市场化运作趋势。这种利益交换,便形成了文学圈里的垄断运营。经费是政府的,岂不是变相合伙贪污公款!

这就苦了广大的底层写手了!

宋:

以前我还想以写文为副业,赚点零花钱,现在看来是自己想法太天真了,最多只能满足一下情怀,只怪我自己没有赶上好的时代。内卷的年代,百业艰难,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向上突破了,有人在关键位置把持着,想进入他们那个城堡,比登天还难啊!

曦:

宋师傅,你靠手艺吃饭好得多

宋:

还好,我在雕刻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满足上层社会人士的精神需求,能赚点辛苦钱养家糊口。争取过了年努力一把,搞个大师的头衔,进入美协

曦:

也是艺术家啊,不止于工匠

行:

把自己笔下的文字驾驭好才是王道。不否定有个别潜规则,但真的写好了,甲刊不发,乙刊丙刊会发的。上百万各级作协会员,能靠写作养家的不会超过千分之一,我们普通作者能偶尔挣点烟钱就不错了

曦:

以后我可以吹牛皮,我认识那个宋大师了

大:

对还没起步,又想混个名堂的人,有,少。对多数人来说,只能是蘸一点狗血,在自己的额头上大写一个傻字

宋:

艺术家是某些机构封的不敢自称

曦:

对对对,与其酸溜溜,不如写出编辑舍不得拒的文章

行:

作为编辑,最期待的就是能遇到能让他眼睛一亮的文字,编辑们都会因为自己发了一篇大家认可的文字而有成就感。

曦:

肯定了,谁也舍不得放弃让他惊艳的文章

宋:

这样一说,又燃起我当作家的欲望

行:

我看文字,好的就用,不看作者是谁。即便是关系要好的朋友,不行就是不行,坚决不用。

——假如,我是编辑的话。

曦:

谁让我惊艳,我死皮赖脸也要认识一下

冯:

起码是挪用公款来拓展自己的文学之路。

曦:

不管我是不是编辑,谁让我惊艳,我就死皮赖

反正我脸皮厚,不怕

岭:

主编让你下课

林:

反正又不靠这个吃饭,当娱乐没所谓啊

宋:

在这个群聊天很有意思

曦:

我们主编说我,文学性天真

大:

开门纳贤,英雄不问出处;六亲不认,拒发裙带文章。

没一家刊物能做到

冯:

那杂志刊出来的文章,能让编辑及读者惊艳的有多少比例?我认识的深圳一个女作者,她的文章就能给人惊艳,但她也很难上稿,而且还是中作协会员。

大:

让编辑惊艳,这是自我安慰。理想状态

我当编辑也做不到,真要这样干,有人会说滚,赶快滚

有一名刊编辑不发主编文章被迫下课!

冯:

文章没标准,这是产生寻租空间的根源,所以说野鸡作者抱怨也没用。努力写到让编辑惊艳吧。

许:

咱这些普通写手,就是了解了内情又能怎样?

宋:

可能是吧,不过,我还是保持单纯乐观的天性

许:

还是打铁尚需自身硬!

大:

况且,惊艳文章也不是一天两天写出来的。某些知名作家都不惊艳,普通作者只能惊出一身冷汗

冯:

同一杂志的编辑和主编?

宋:

就我个人来说,想多花些功夫,研究下如何把自己的写作技能转化为财富

林:

我没想过。能赚个零花钱玩玩就开心

曦:

随缘吧

多写多投,万一中稿,多欢喜

山:

可以写网文

许:

咱初写者,投些无稿费能赠样刊的就不错了。就得现实一点。

大:

说穿了,大多数作者并不在意稿费,而是希望自己的脑袋边显一道光环

念:

我基本属于自嗨模式,偶尔有一两篇被人收了,那就是意外之喜

辉:

20年前,俺就是多投,命中率在60%左右

猫:

有人能读进去,我就真的很开心了

曦:

反正人总要有个爱好

对,有一个读者,也是我继续写的动力

宋:

有了这道光环好办事啊,很多人都去求他们,可以名利双收啊

辉:

20年前都是纸刊,有稿费。现在的公众号上刊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没稿费

瞎忙活

许:

上公众号,只是图个自娱自乐!

曦:

很多公众号有稿费

猫:

我投的公众号有稿费,但是不多。也不是稿费,就是不想烂在手里

岭:

先出名,编辑找你约稿,千字千元

宋:

我要是有了雕刻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加持,我的木雕作品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卖得更火,帮人家加工也要得起价钱

行:

千字50元就能投了

岭:

名家的待遇优厚

林:

我觉得你想多了吧?现在写东西的几个人看?又不是八十年代。

行:

我们大多是业余爱好,写个万把字,有杂志发出来,给个几百元润润笔,乐呵乐呵就好。

相关文章

  • 闲话文学

    倒了杯黄酒,喝起来感觉酸涩,心中莫名起了惆怅。 食物能撩动人的情绪,佛经上说,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无非是声色香味触法...

  • 凑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决定为凑更说几句闲话。 也就是为那些不是八百字五百字甚至于不是一百字,甚至更有一字也无的纯图日更说说闲话。 文学...

  • 《太阳系历险记》:金钱是身外物,真正的快乐并非金钱能买得

    关于天文学的知识,我知之甚少,故而当读到《太阳系历险记》中关于那些关于天文学知识的介绍时,有点懵圈。对于那些专业数...

  • 闲话文学的产生

    【同舟学院·啄木鸟文学院】 啄木鸟的卓[https://www.jianshu.com/u/0d27798817f...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生活本身的矛盾就是无所不在的上帝,谁也别想摆脱它。”曾经那些嘴上高呼的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关于理想都在...

  • 关于闲话

    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 牧歌征集

    征集:那些好听的民谣,那个有味的人生 题材: ①关于民谣与人生思考的文学作品 ②经...

  • 【落雪染尘】前尘旧梦,已是荒凉

    夜色小记:前尘旧梦,已是荒凉 说来些前事故情,那些关于文学的梦 那些写过的风月,谈过的故事 没有画上结局,已然荒凉...

  • 贾平凹论文学创作(二)

    关于内容 从某种角度来讲,文学是记忆的,而生活是关系的。文学在叙述它的记忆的时候,表达的就是生活——记忆的那些生活...

  • 文学语言“灵魂三问”

    凹叔教路,提到文学语言“闲话说”。由此引发本人的思考,引申提出对文学语言“灵魂三问”! 什么的语言才是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文学的那些闲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hc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