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用户行为的MAT

改变用户行为的MAT

作者: 黄领猫的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0:49 被阅读0次

斯坦福大学的B.J.Fogg在2009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述『行为设计学』的模型,叫做Fogg’s Behavior Model。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公式:B=MAT。

  • 这里的B(behavior) 就是用户行为
  • 这里的M(motivation) 对应中文的意思就是动机,促动。
  • 这里的A(ability) 能力
  • 这里的T(trigger) 触法
sushi-1.gif
比如双11,平时没有这么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双11我就变得非常想买一套Staub 珐琅铸铁锅。我购买理由是,只是我非常喜欢这锅的颜值,可以大大提高我的食欲。但是平时售价将近2000多,我没有能力购买这个产品。 但是双11我发现官网售价1500, 这时候就满足能力(ability)。其实促销在双11前就开始了,但是我还是在双11那天触发(trigger)。   背后有个盲从,不想错过,更主要的双11前后会是我生日,成人生日变得不像儿童那时候这么重要了,但是内心还是想有个仪式感的。

 其实我在购买该产品前,我就有一个非常普通的铁锅。 但是双11,在我原有的动机(motivation),有增加几条特别是低价, 而由于低价我又有能力购买,这又造成的触发购买行为。

  现代大多数失败APP,都是这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触发(trigger),三个条件有一个条件不满足。

 一款好的app必须的,一个条件就是满足用户某个痛点。比如导航类app大多数有车一族都会安装的。  阅读类app,比如简书,财新网,都是喜欢阅读人群安装的。 这痛点是所有应用的根本,假设支付宝以后不能支付,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删除掉他。相反如果微信以后不能支付,大多数人还是不会删除,但是假设微信不能聊天呢!

    满足痛点这个根本要求,就是需要满足能力这项指标。  大多数国外app,如果不是做外贸生意,或者某些特别理由,大多数人不会安装他的。 不仅应为国人英语水平差,而是app里面服务国内无法享受,并且许多东西我们无法使用。  一般专业类型app安装量都非常非常少,比如Photoshop APP版,就没有多少人实际使用他。手机大多图片处理软件是美图秀秀。 但是电脑上设计师都会安装它,原因非常简单。美图秀秀无法满足专业人士。   

触发(trigger),是我们常常忽略的,重要因素。没有忽视的app大多使用不科学方式。比如通知,弹窗等骚扰用户的行为。 这些确实可以让用户打开app,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删除app, 因为这样非常烦人。  微信就是高明的触发,通知你的是你的上司或者家人和朋友,但是微商还是被人拉黑的。

我总结了一些高明的触发方式,
第一,我需要注意的人或者事的触发,我举例的微信就是这一种。
第二, 某些兴趣爱好的触发,比如你喜欢的电视剧更新了,你玩的某款游戏出来某些活动等。
第三,安全性提示,比如你的银行卡有安全密码风险。但是不能经常提升用户安全性问题,并且提升安全性问题其实并没发生什么。 比如360的系统漏洞,我就把360给屏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用户行为的MAT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ip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