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进文本,要有“深度”

走进文本,要有“深度”

作者: 马兰花开无媚坚强 | 来源:发表于2023-02-09 21:23 被阅读0次
    走进文本,要有“深度”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具有“宽度”“温度”“深度”,前面两篇文章主要谈了对课堂教学“宽度”和“温度”的认识,今天再说说对“深度”的认识。

    “宽度”解决“教什么”,“温度”解决“怎么教”,“深度”则指向“为什么要教”的问题,即课堂的拓展延伸。现代汉语对“深度”一词的解释为深浅的程度;向下或向里的距离,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就是对文本的拓展延伸,纵向的深入挖掘。这就涉及对文本编者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的深入理解。教师如果能走进文本,对文本有深入的挖掘,自然会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方面渗透引领,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

    课堂教学具有“深度”,首先要认清“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的区别。《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可见,我们需要整合学习资源,把教材当做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案例,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设置议题,纵向挖掘,拓展教学内容,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避免“教教材”零敲碎打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学习《屈原列传》这篇课文,在理解屈原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热爱祖国等高尚品质时,不仅仅挖掘课文内容,还可以结合《离骚》一诗,摘取诗中的一些诗句进行帮助理解,比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当然还可以通过拓展其他资料作为补充,更深层次地感受诗人的立体的形象。

    课堂教学具有“深度”,需要设计层次性的问题。课堂问题的设计关乎能否顺利完成课堂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师生对话,更关系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所以,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学情,注意问题的层次性。问题的逐步展开,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分析屈原形象时,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文中哪些语句点明了屈原的身份?2.文中写到了楚国的哪些事情,对这些事情屈原的表现是什么?3.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屈原的品质?“其志洁……其行廉……”等语句是写屈原的作品还是屈原的品质吗?4.如何理解屈原与渔父的对话?5.文末的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屈原有怎样的评价?6.试读《离骚》一诗,找出直接表现屈原品质的诗句。这样引导学生找语句、读内容、析品质,由浅入深,在师生对话的过程,学生对屈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课堂教学具有“深度”,要挖掘课文中的文化元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为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见,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屈原列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所选的课文,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试举一例:渔父劝他“随其流而扬起波”,司马迁也提到: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如是。那么屈原在明知楚国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何会选择投汨罗江而死,而没有做出其他选择呢?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屈原的信念、人格追求、爱国情怀等方面深入探讨。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屈原的选择与苏武的经历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和领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具有“深度”,要引导学生依托文本,设计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单一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把握历史人物生平经历,理解任务人生境遇,分析成败得失的基础上,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比如组织“历史人物纵横谈”专题研讨会、“端午节和屈原”“跨越历史时空的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设计屈原和司马迁对话过程,复原人物经历,加深理解)等,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心灵得到润泽,思想得到升华,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文本,要有“深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ph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