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作者: 金香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15:51 被阅读0次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作者

郝和先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niān(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3)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4)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píng(6)凖zhǔn(7),活似车轮,偏沈chén(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注解:

1:郝和本无“动静之机”四字。之所以保留的原因,一是很多版本都有,然而最主要的是此为通家所留,与原义相辅相成,留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太极本义。

2:粘:读作nián时,词性是形容词,形声字,本义是具有粘性。读作zhān时,词性是动词,指粘( nián)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此论中粘字应作动词讲读:zhān。

3:拼音:zhù/ zhuó “著”在此读:zhuó,它是“着”的本字。意思是“附着”“附加”。拳论中其义应做今天的“招”字讲方能明通。

4:注意,郝和本此处为“领”而非“灵”。

5:学力:①. 学问上的造诣,学问达到的程度。前蜀 贯休《览皎然渠南乡集》诗:“学力不相敌,清还彷佛同。” 宋 范成大《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之三:“学力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 宋 陈亮《又祭吕东莱文》:“学力之深,心事之伟,无一不具。”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王贞白》:“学力精赡,笃志於诗。”《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有多大学力福命,敢说这等狂的满话。” 巴金《家》二五:“我们学堂上也招收有同等学力的学生。” ②. 学习的精力。宋 王令《寄洪与权》诗:“贫知身责重,病觉学力怠。” ③. 谓努力学习。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惜年未三十,两耳不聪,想亦学力苦思之故耶。”

6:拼音 píng 枰:指下各种棋用的棋盘。

7:凖:同准字,本义:平,不倾斜。

凖 [zhǔn]

凖,zhun,从仌(bing)从隼(sun)。今通准。

“凖”与“准”在古代是两个独立汉字,各有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相等。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中,“凖”字列在第746页,“准”列在第128页。但在古时这两个字有时也有通用的情形。“准”字今为“凖”的简体字。

8:沈:shěn/chén 同沉。

附:郝为真先生简介:

郝为真(1849-1920),名和,字为真,河北永年人。师从武式太极拳名家李亦畲,传承: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郝和)。

太极拳释名

王宗岳

太极拳,一名“长拳” 又名“ 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 十三势”。

相关文章

  •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作者 郝和先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

  •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作者 郝和先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

  •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

  • 无所住

    清山右王宗岳之《太极拳论》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佛家亦说:无所住,物来则应。 南师...

  •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

    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太极拳原名"十三势",王宗岳作《太极拳论》 ,取太极阴阳之理而名之。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谱...

  • 价值千金的"太极"松肩法!太极拳松肩并不难,知晓这些方法莫等闲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

  • 太极拳论

    拳名发展 太极拳名称始见于清乾隆年间武禹襄太极拳谱第一篇之太极拳论,武称作者是王宗岳。王宗岳生平不可考,他的长拳只...

  • 王宗岳《太极拳论》

    王宗岳《太极拳论》 王宗岳,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主要代表作有《阴符...

  • 舜公郑金锋书大幅章草书法作品(八)3一2

    庚子初冬,用章草书太极拳名家王宗岳《太极拳论》全篇,释文:略。尺寸:48x228Cm。材料:淡蓝色亚粉宣纸,王一品...

  • 舜公郑金锋书大幅章草书法作品(八)3一3

    庚子初冬,用章草书太极拳名家王宗岳《太极拳论》全篇,释文:略。尺寸:48x228Cm。材料:淡蓝色亚粉宣纸,王一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rj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