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您好!
年底了,每个对生活有一些追求的人都会思考这一年的收获和付出、经验与教训,我也不例外。但在思考的时候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能知道别人的经验教训,获得他们的箴言,那么会不会进步更快一些,少走一些弯路。大概是吸引力法则发挥了功效,本周收到了您的一些工作生活建议,感到十分受用。
一、上帝喜欢笨人
您用三天的内容,从个人经历与信条、身边的人的一些事例以及历史人物的故事来阐述为什么上帝喜欢笨人。确实这个时代走的太快了,我们恨不得伸出八只手、拥有十个脑子来办事,没人希望自己傻,只是担心自己不够聪明。但是聪明的人并不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总结下来原因大体有这样几点:
(一)上帝不喜欢比它聪明的人
正如领导不会喜欢比他更聪明,有可能会取代他的位置的人一样。也许你会说因人而异吧,也有大气的领导。但是聪明的人本身也容易陷入聪明的泥潭,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聪明而取巧反而不如傻一些实实在在的做事。
每个领导都喜欢做一件事能成一件事的人,鲜有喜欢做一堆事儿,但都没什么结果的人。开多少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了多少尾。
在这方面,我确实是个笨人,本身性格看上去慢条斯理的,最初可能并不会被领导高看一眼。然而日久见人性,忽然有一天领导对着其他人说,别看小朱性格慢,但做事的效率和质量都高。可见,无意中我获得了上帝喜欢笨人的真传,习惯在做对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并不仅仅贪图从快中取胜。刚开始看上去很慢,但一旦熟练了,就好像发生了复利的魔力一般,速度竟也得到了认可。
(二)把事情纳入能力范围之内
前两封信都提到了极限和边界,聪明人可能会忽视这一点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正如拿破仑和威灵顿的对比,拿破仑像是一个聪明到无所不能的全能神,而威灵顿只会按部就班的做事,但最终威灵顿赢了拿破仑。笨人对边界是有敬畏感的,因而会做出足够的准备,尽量把事情纳入自己的能力范围,然而大量的准备工作让外人看来十分笨拙。
以我自己为例,别人教给我一个办法的时候我会及时的记录在记事本上。也遇到有人说,这么简单还用写下来吗?脑子就记住了啊。但我还是执着于记下来。当时看上去真是笨死了,但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只要求教我的记事本就好了,不必劳烦当初教我怎么做的人,最终给对方留下了小朱真聪明,什么东西基本上教一次就会了的印象。
(三)笨人不贪图多线程工作
吴老师讲到自己寄挂号信会专门去,不会在上班路上顺便。不贪图多线程工作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来看格外的傻。我自己也试过多线程工作,但发现分心必然导致结果的质量的打折。当然,寄信不是结果质量打折的问题,而是顺带的、不太放在心上的态度造成的完全忘记。
学到这一点,我在进行跑步运动的时候也是很少戴耳机的,因为听那些声音让我无法专注的感受自己的节奏和姿态,无法体验运动的美感。有时候慢就是快,虽然在固定的时间里我只干了一件事,但我却全心全意充分的感受到了它的每一个细节,也带动了自己对每一个细节的思考。
(四)笨人不害怕吃亏
“贪小便宜吃大亏”,是大家都知道,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贪便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免费和收费的资源同时摆在眼前,聪明人总能找到优质的免费资源,而笨人可能会需要去为此付费。看似是在吃亏,但省去了找资源的时间成本。在免费课和收费课中间,选择收费课看似吃亏,但收费的标价也代表了一定的质量门槛。有时候不贪小便宜反而会收获更多。
吴老师谈到的做生意也是如此,和一个锱铢必较的人打交道自然不如和一个爽快的人合作。做生意讲究诚信,和一个在赚了大钱后不按最初约定分润而是要重新划分贪一些利润的聪明人交易,必然不会再有下一回,因为觉得他丧失了本该有的诚信。
要说笨人的典范,那么不得不提的是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了吧,他那种笨劲儿让人不屑,但从中你也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被上帝垂青,让他不断成长为最优秀的士兵的精神。相比下,聪明人成才的路却越走越窄。如果真的想理解上帝为什么喜欢笨人,我想重温这部剧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恋爱、结婚、生子
这个话题让我有些不安。按部就班的人生轨迹也许就是大多数人实践过的最优策略,而我目前却在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独身主义越来越多,但从内心来讲,我是赞同大多数人走的路的,只是不愿妥协。精神可嘉,但浪费了很多不可再生的时间成本。上帝在这个领域没有垂青我,仔细想想或许就是因为太聪明了,想换来一个完全符合心意的人在一起是天方夜谭。人生可能需要的是总体满意,细节迷糊点的笨人。因而人们说,傻人有傻福,是有道理的。
三、有一个像样的兴趣爱好
功利是导致多数人没有兴趣爱好的关键原因,他们不舍得把时间放在能带来实际收入之外的其他领域,选择的生活方式并不发自本心,把本身感兴趣的东西藏在了内心深处,甚至一辈子都不会被挖起来看上一眼。这样的功利的聪明人也许赚了很多钱,但生命是干涸无聊的,他们体会不到诸如我这种在工作之余画一两张小画,但并不专业的乐趣,也不能理解写大段文字但赚不到稿费的用意。他们会说,你画个毛线啊,于是我就真的画了一坨毛线。乐趣自然而然在我心里开出花来,但他们眼里是神叨叨的无用功。

四、回馈
回馈让人们进入关系的互动中,人常说,付出的人比收获的人更快乐,我想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付出的人属于所谓的笨人,但他们也是强者,只有强者才有给予的能力;其二付出的人在传递一种能量,一种对社会产生价值的能量。
在这一方面,我做的并不好,但也尽量分享一些东西出去,记得有一回分享了什么内容我已忘记,但对方回馈了满满的感谢之情和不成敬意的小红包,我也非常感动。当你这么做的时候,虽然并不是为了求得这样的感激,但一旦发生这样的感激,能量的暖意就被激活,喷涌而出的感觉让你更加爱这个世界。
我身边最好的朋友在这方面的体验应该很多,她坚持每周去福利院给有困难的孩子讲课,教他们画画,让他们感受世界的美好。其实仔细想想你会感动于这份不求回报的回馈,确实是人生中非常值得也应该做的事情。
五、拥有信仰
“信仰最能够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一个有信仰的人,如果知道自己是对的,就不怕恐吓,敢于行动。”是吴老师总结出来的话。其实一直以来,我困惑于自己的信仰究竟是什么,我总感觉自己是有信仰的,却又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像一团迷雾,存在于心,落实于行,但却抓不着。
我一直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总结出来自己的信仰的,因此我只能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希望有一天能破解这一团迷雾,获得新生。或许终生学习也算是一种信仰?或许保持善良的品格是信仰?我不知道,我期待我的发现。
六、留下遗产
我想我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多半已留下了自己的遗产即基因的延续,她们每天都为这种延续痛并快乐着,她们痛苦再也没有单身时候想浪就浪的潇洒,却也为拥有基因的传承,小家伙一天天的成长而无比快乐。
我不确定我能留下这样的遗产,如果满足了第二条建议才有可能完成这一条。但其实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留下遗产的,我们还可以显得有些不同。我能想到的方式就是作品声音,即文字、绘画、雕刻等等。所有能被保留下来,传递下去的东西都可以,当然精神也可以,犹如母亲传给我的一些生活的道理,我也会在有子嗣的时候传给他们。
作家通过文集著作留下遗产,画家通过绘画作品留下遗产,可见可被实物记载下来,是留下的最好方式。它们都传达了我们的精神,且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因而要多画多写,以值得的各种方式留下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为世界送上一份暖意,证明我来过、活过、思考过这个值得爱的世界……
祝成长!
学习者:损损
2017.12.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