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动机+能力)+触机
二,以能力为横轴,以动机为纵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人。
A:动机层次高能力弱者(很有激情,寻求帮助)
B: 动机层次高能力强者(自燃型人)
C:动机层次低能力强者(任务太简单,无挑战性)
D:动机层次低能力弱者(任务太难,被动等待者)
结论:
1,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岗位性质,选择启用不同类型的人,比如初创期是需要很多B类型人来开拓一片天地,A类和C类的人占比要少,D类坚决不用;到了高速发展期,A和C还是跟不上企业发展节奏,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2,每一类型的解决方案:
对于A类型的人,动机层次很高,做事情会很有激情,可以通过培训提升他的能力;
对于B类型的人,这个类型的人是企业最合适的人选,动机层次很高又有能力,可以自主自发的做事情!
对于C类型的人,能力很强但是动机不够,这样的要劝导和进化动机!
对于D类型的人,坚决不采用,他会整个团队,甚至这样的人多了会拖垮企业!
总结:动机和能力有一个值是能触发积极的行为,我们需要A和C跃迁到B类。另外A类在一定的期限内通过各种培训如果能力还是原来那样无所提升,那肯定是要被淘汰出局的,C也是一样,如果动机层次很低,只能做个执行者,如有更合适的人就要取而代之。
3,人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岗位的要求很是不同的,在实现跃迁的时候,关键节点是把握动机层次的具体位置和具体能力要求的度量。例:管理层那动机必须达到服务精神层面和具体岗位能力要求(例全局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