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至唐,无体不备,亦无派不有。”清朝学人衡塘退士编辑的《唐诗三百首》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版本,共有十一卷,依次分别是:五言古诗、五言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乐府、五言绝句、五言乐府、七言绝句、 七言乐府。
前一段时间,学习了《唐诗三百首》的第一卷,自觉也甚有收获,也有不少的人感兴趣。很遗憾,由于某种不可言说的原因,学习笔记都私密了。
第二卷“五言乐府”是以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塞上曲》开始的。自此,我的诗词学习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习笔记的写法上也有一个大的改变,希望能有更多的收获,也希望亲爱的读者能有所得。
塞上曲(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 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我的改版】 塞外的八月,天干物燥,显得格外的热。褪尽了繁华的桑林里,回荡着知了声嘶力竭的鸣叫。天空湛蓝,没有一丝流云,萧关道上玩前路,天高原野旷。车辚辚,马萧萧,出塞又入塞,行了一程又一程,气候逐渐转冷,入目之间,满地枯黄的芦苇,在风中漾起无声的草海之浪。
为了保家卫国,自古以来,那来自于河北山西的英雄豪杰豪杰,抛头颅,洒热血,报国壮志惊天地,誓与黄沙相伴天荒地老,浩气长存天地间,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是真正的人间勇士。那些自恃勇武游侠儿呀,只知道自鸣不凡地夸耀自己的马匹神骏不凡,何等的狭隘和浅陋,就是这些边关英雄提鞋都不配啊!
【我的理解】 诗的主题即便是在现在都有积极的意义。边疆要塞一片荒凉,但守护它的军人确实真正的英雄!有意味的是,在诗中诗人将这些边关战士和游侠儿作比较,以巨大的反差来突显“幽并客”们满腔热血守护边关的气概,却是应该受到国人敬重。其实在我看来,游侠儿并不只是在诗人的笔下,生活中随处可见,这里也不少,无奈的不只是终老黄沙的“幽并客”。
王昌龄一生命运坎坷,早年生活十分清贫,一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方得30岁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博学宏辞、汜水尉、江宁丞、龙标尉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有“开天圣手”“诗天子”的美誉。
在这首诗中,他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反战情绪,以及对边关将士深切的同情和发自内心的敬重,以及对那些行为乖张、狗苟蝇营之辈的无限鄙视。这种情绪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这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