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暴力的沟通
当今社会,相信很少人会承认自己不懂沟通,人人都相信自己说话没有问题,表达足够清晰,若有人听不懂则是对方有问题。可仔细留意一下身边事物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处处都是隔阂。同事间一言不合就争吵的脸红耳赤;为人父母的用说教、胖揍来代替耐心引导孩子。人人都渴望被他人理解,这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基本的心理需求,但生活往往并不如人愿,那些指责和批评让我们恐惧、愤怒、内疚、惭愧。有时候真会忍不住戾气地感慨:哪有什么相互理解,光是正常生活已经精疲力尽了。
不仅如此,还没等我们好好学会沟通,一些“有心人”已经利用话术来达到偏门的目的了。PUA一词最近特火,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这些“有心人”利用厚黑学的手腕和花哨的技巧,操纵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只为取得一些个人利益。这种行为说轻了就是利己主义,说重了就是阴险毒辣,毫无人性。
一般人会觉得肉眼可见的打架、战争才能算是暴力,但在马歇尔·卢森堡看来,引发自己或他人痛苦的谈话方式一律算是“暴力”,这种谈话方式让谈话的双方忽视了各自的真实需求,忽视了爱,反而让自私自利、贪婪、敌意主导了生活。我们有意无意地用暴力的句式与他人沟通,但很少考虑这样做是否恰当:
“你就有这种自私的毛病”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乖”
“因为养育老小,我不得不每晚都要做饭”
“他能作出这种事就应该被鄙视”
以上的句式出发点是批判、比较、命令、指责,致力于满足说话人的某种愿望,但是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求,最终就会造成谈话双方的疏远甚至伤害。
2.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有一位母亲,看到处于青春期的儿子随地丢臭袜子,心里很恼怒,她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
1.“小方,又乱丢袜子,你是不是打的少?赶紧放进洗衣机。”
2.“小方,看到沙发下面的两只袜子,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可以放进洗衣机里吗?”
第一种方式是命令式的,为了处理袜子,这位母亲没有表达出自己需求和感受,直接发出了指令,并带有自己的批判。小方可能会不开心,如果他顶撞了,可能会造成一次吵架。如果小方出于内疚而收拾了袜子,虽然达到了目的,但是因为基于内疚而妥协,最终会造成母子的疏远。不仅仅是内疚,出于愤怒、妒忌、贪婪等消极情绪而采取的妥协行为,对沟通的双方没有任何益处。
第二种沟通方式则是非暴力沟通,也称之为爱的沟通方式。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基于此提出了请求。无论小方是否接受请求,他已经知道了母亲说话的前因,若觉得合理则可以接受,而这不再是基于内疚,而是基于理解。他也可以反对,但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求对方也理解自己,他们需要以此来探讨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需求,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但由于环境和认知的影响,大部分家庭并不会有意识地使用非暴力沟通,因为内敛,我们跳过了表达感受,跳过了表达需求,我们常直接提出命令,但试问,有谁可以做到满怀愉悦地直接接受命令呢?
3.怎么才能做到非暴力沟通
根据马歇尔的说法,非暴力沟通由4个要素组成:
观察(看到沙发下的两只袜子)
感受(我不太高兴)
需求(因为我看重整洁)
请求(你可以放进洗衣机里吗)
并不是说套用了上述公示就能做到非暴力沟通,现实世界有太多的变量如时间、地点、情绪、说话契机、当事人习惯等时刻影响着双方的沟通。有时可能要不断追问才能知道对方的感受,而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四要素的察觉,而不是在于一定要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看似简单的四要素,里面暗藏的坑不少,在套用公式前需要明确:
观察:观察不等于评论,评论换来的可能是反驳。“你总是忽视我”是评论,“你上月只给我写了2封信”是观察。我们在描述客观事实的时候,切忌加入了自己的判断。
感受:感受不等于想法,感受仅限于表达内心的感觉。“我想打你”是想法,“我内心很生气”是感受。
需求:多数家庭并不鼓励孩子表达需求,因为那是让人别扭的,甚至会换来否定、嘲笑、拒绝。“我想要得到你们的关注”、“我希望你们肯定我,而不是嘲笑”这种话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我们身上都套着环境的枷锁。
请求:请求的目的是兼顾双方的需求,所以其是动态的,可探讨的,而命令则是为了达到目的。另外请求需要经尽可能具体,“我希望你关心我”并不能算是一个请求,其含糊的让人不知道要做什么。
4.总结
沟通是爱与关怀的艺术,我们3岁学会了讲话,但是一生都需要学习如何沟通。我们都有表达的需要,更有被理解的需要,不要让不恰当的谈话方式伤害了身边的人,就像陈奕迅在《shall we talk》中唱的:
陪我讲 陪我讲出我们最后何以生疏
谁怕讲 谁会可悲得过孤独探戈
难得 可以同座
何以 要忌讳赤裸
如果心声真有疗效
谁怕暴露更多 你别怕我
相关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