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17年7月18日
前阵子看了keso的《那家做过IM,做过搜索,做过电商,做过游戏的公司,叫新浪》一文,有些感慨。
互联网业绝对是本世纪以来中国及全球范围最蓬勃发展的行业,而这一二十年来的变化,也称得上沧海桑田。
投资这个行业是有些难度的,对我来讲,主要几点:
1、买不到。之前中国互联网企业主要在纳斯达克上市,个别也有香港上市。开了港股通之后,这个问题稍微有改善。
2、不敢入。比如腾讯控股(HK:00700)屡创新高,而我持续错过。每每都担心估值贵了,却一路望着它扶摇直上。
3、抓不准。互联网业大浪淘沙,有成为巨无霸的,也有不少已经阵亡的。即便历尽千辛成功的公司,过程也几多坎坷。选股和择时都是非常之艰难。
所以我投资中国互联网业的主要的选择是基金,可选的有中概互联(SH:513050)和中国互联(SZ:164906)。
参考阅读:
将中国最优质的互联网企业一网打尽(20170325)
投资中国最牛X的互联网公司(们)(20160814)
但今天不多说投资,纯粹发发感慨。
(一)四大门户?
曾几何时,互联网是门户网站的天下。国内一直记得是叫“四大门户”,但究竟是哪四大记不太清楚。
很长时间里,最大的是新浪(NASDAQ:SINA),搜狐(NASDAQ:SOHU)和网易(NASDAQ:NTES)不确定谁是老二。它们都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历经多次转型,一直到现在,已与当初迥然不同。
当时还有家叫做中华网的(china.com),好像也一度号称自己位居四大之列,如今早不知道干啥去了。查一下才发现,纳斯达克上市过,后来又分拆香港上市。
然后又有一阵子说TOM网(tom.com)是四大门户,如今也基本快关闭了吧。TOM集团(HK:02383)居然还没退市,略出乎我意料。
再后来,众所周知的,腾讯几乎席卷一切互联网细分领域,它当然也不放过地做了门户网站(qq.com),并且一举成为流量最大。
然而,与其感叹四大门户的变迁,不如感叹门户网站早已整体没落。君不见Yahoo这个首创互联网神话的公司如今已经破产重组。
2016年7月25日,Verizon宣布将以44.8 亿美元现金收购雅虎互联网业务,并将其纳入Verizon旗下的美国在线(AOL)。此次交易还包括雅虎搜索、电邮、即时通信等核心业务,及部分房地产,但不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和雅虎日本的股份。
2017年6月16日,原Yahoo! Inc. 保留的阿里巴巴及Yahoo! Japan股份等资产部分,更名为Altaba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网站上,他们将这家新公司列为“非多元化、封闭式管理投资公司”。
(二)电商你选哪一家?
淘宝和天猫是传说级的存在,无需多言。但说实话,我一直使用得不多。
早些年,卓越网(joyo)一度曾是B2C电商的头牌,后来被亚马逊收购,更上了一个台阶。所以有阵子我一直使用的便是亚马逊中国,不是当当,也不是京东。我曾很认真的比较过网购的物品(主要是图书),当时真的是亚马逊更便宜。
如今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切换到京东(NASDAQ:JD)了……它几乎是亚马逊在中国的完美复制,但拥有更好的本地供应链整合能力,价格没有劣势,品种更为丰富。
京东是我会想投的公司。虽然长期没有盈利,但事实证明,想盈利也就分分钟的事情。这点和亚马逊是一模一样的。
唯品会(NYSE:VIPS)的成功我并没想到(说实话也从没用过);正如我也想不到网易严选还能异军突起。至于当当?对不起,我看衰它。
(三)机会主义者——新浪
新浪曾长期雄踞四大门户网站之首,所以网民对它是非常之熟悉的。作为中国互联网业的一面旗帜,新浪的几经辗转,也是颇为唏嘘。
推荐大家还是读读keso那篇文章,更专业些。我就说几个自己有印象的点吧。
1、如今游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一大盈利点,也是二级市场的炒作点。可知早在2003年初,新浪和韩国最大网游公司NCsoft合资成立新浪乐谷,负责引进并运营在韩国最受欢迎的《天堂》系列网络游戏?三年后兵败收摊。
2、知乎现在为很多人所熟知,已经基本成功,占据了自己在中国互联网界的一席之地。但可知早在2004年底,是新浪最早推出了问答产品?起名叫iAsk,中文名“爱问”,我印象颇深。是个不错的主意,执行的也不差,但毕竟新浪未真正投入有力的资源,最终哪里干得过后起的“百度知道”。
3、后来新浪大力推的是博客。如果说门户是WEB1.0,博客则是被作为WEB2.0的战略所在。当时博客网站也很多,比如知名的博客中国,我自己一度用的是博客大巴,等等,各有千秋。最终却几乎是新浪一统江湖,因为吸纳了徐静蕾、韩寒等大V,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可惜当新浪把博客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博客这个业务本身却在悄然滑坡。
4、好在它竟抓住机会搞出了“微博”。甚至,“微博”这个词是新浪自身的发明创造,它的原型是众所周知的国内无法访问的Twitter。微博的成功可算是一场抄袭,利用Twitter无法进入中国大陆的机会;甚至还不是国内第一个抄袭,它还利用了饭否被关停的机会。
但是新浪微博仍毅然决然地成功了,如此彻底,未经多久,便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反超Twitter。更难能可贵的是,微博这一细分市场,也是腾讯难得出现败退的一个案例。
如今微博甚至单独分拆上市。新的财报显示,新浪门户的广告收入在加速下滑,但得益于微博的营收增加,最终实现扭亏为盈。从市值上看,新浪除了微博以外的其余资产,市场给的估值甚至是负的。
新浪是中国互联网第一大机会主义者,历经多少失败坎坷,却最终转型成功。只是时过境迁,早已跟当初是全然不同的一家公司了。谁又知道活过今日,还会不会有明天?(反正如今我上微博的频次是少多了。)
对了,阿里持有微博31%的股权,也许有朝一日新浪会被整体并入阿里巴巴的帝国版图。
(四)独霸天下的腾讯
我们常说的BAT,如今百度已经有点明显掉队了,留下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强相斗。但如果中国互联网业只提一家公司的话,必然会是腾讯。
这家公司的两个社交通讯APP能够雄踞前两名;它的门户网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流量;视频恐怕也是第一了(不太确定);NBA的互联网传播被它独家签了,所以看NBA我也下了个腾讯体育;它的游戏营收占了行业半边天;QQ影音虽然不更新了但我一直还用它;QQ音乐虽然还有些竞争对手但不妨碍它成为版权之王;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的背后其实都是腾讯的身影……最可怕的是它的微信,是当世中国互联网业首屈一指的巨无霸,每天手机耗时耗电最多,通讯、社交、阅读、支付……统统都是它。
但是你真的能猜到,如今腾讯营收中的半壁江山其实竟是游戏贡献的?利润怕是不止一半。所以如果硬要归类的话,腾讯其实是一家游戏公司?而游戏公司其实并不是很理想的投资标的。
所以我也一直迟迟不敢在高估值买入腾讯。眼睁睁看着它的股价一骑绝尘。
微信这个业务,就利润贡献而言还在成长期。我时不时会想,微信的成功对于腾讯而言究竟有多少偶然和多少必然?讲不清楚。谁能想到打败QQ的竟然会是腾讯自己的微信?而定睛一看其实QQ本身又根本没有被打败?
毕竟被它做成了。大概率还要继续成功下去。就像苹果公司一样。
忘了说了,腾讯还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1.25%。
(五)网易究竟是做什么的?
很多人的邮箱还是网易的,这是它立足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拳头产品,着实做得不错。尽管现在用得最多的邮箱恐怕又变成了QQ邮箱。
门户网站式微之后,网易并未远离我们。
“有态度的新闻”让我选择了将网易新闻作为若干个资讯类APP之一,留存在手机上。这靠的是啥?情怀啊。我抵制今日头条那样的无脑人工智能,不断迎合人们兴趣,推送给你看似想看实际根本不需要的信息;我需要的是个能代替传统杂志那般的网络媒体,需要有人用心编辑,不要东抄西抄人云亦云。
当然用久了也就发现其实那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并且这句口号在今年5月也改了,从“有态度”改成了“各有态度”。真正有态度的资讯,对我而言,变成了微信平台上的自媒体公众号。
另一款经典的情怀APP是网易云音乐,神评论触动多少人心,帮你发现音乐的功能也讨得不少人喜欢。
然而网易最大的业务构成是游戏,比腾讯严重得多。我们能感受到的,包括它代理了暴雪这个PC游戏之王,《魔兽世界》、《星际争霸2》、《暗黑破坏神3》、《风暴英雄》、《炉石传说》、《守望先锋》……此外热门的《阴阳师》等手游(其实这个游戏我玩不下去)。但普通人很难想象,游戏占了网易营收的3/4之多!
当然了网易还在进一步开拓创新。比如它的电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我实在没想到网易还能再杀进来,还取得不错的成绩。网易严选虽然被批评抄袭无印良品(MUJI),但是人家确实真真切切地找到一块细分市场蛋糕。
网易也是我会想投的一家公司。对了,OPPO和VIVO共同的老板段永平先生,最经典的一个投资案例便是将网易从0.8美元持有到100美元。
(六)国外的月亮就是不圆
中国的互联网业生态很有意思,几乎看不到国外巨头在本地真正成功的案例。
我长期比较Google和百度的质量,结论是在搜索的精度和体验上,前者远胜后者——然而无奈我只能用后者。
维基百科也比百度百科靠谱些,但实难访问。
人家有Quora,我们有知乎。
Facebook听说全球只有3个国家没有进入(你们猜?)。有趣的是FB在国内竟没有替代产品,校内网改名人人网,之后一蹶不振。所以严格来讲,哪天FB竟能进入天朝的话,它仍然有市场空间和机会。
而Twitter是彻底被微博给替代了。产品本身可能也不如人家。不过微博目前的趋势,是不断开发一些不越来越盈利却体验越来越差的功能。
微信凭借朋友圈、公众号和支付功能,则成为了我大天朝独创的巨无霸应用,全球找不到先例或对手。
淘宝早年说是学eBay,如今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了。
支付宝从名称上就是学PayPal,so特么what,还不是完爆人家。余额宝甚至助推天弘成为了国内第一大基金公司。
亚马逊中国一度我很常用,如今被京东取代的趋势已经再明显不过。
你们老外们用Uber啊?我们滴滴一统出行啦。
共享单车?恭喜我们,有了自己的创新。
一家家公司就这么成长起来,虽然中国互联网有一片特殊的土壤,但确实也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