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毛泽东诗词赏析(十三)

毛泽东诗词赏析(十三)

作者: 阮喜军 | 来源:发表于2022-09-15 07:17 被阅读0次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毛主席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下面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诗——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近现代·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赏析:

首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日本明治维新前夕,诗僧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了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后来被西乡隆盛读到了,他认为其中第二首诗的内容符合自己的抱负,便稍作修改后存留着自勉。清朝末年,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国将不国、 民不聊生。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成功成为中国有志青年效法的榜样,西乡隆盛的著名事迹也流传到了中国。

由此可以推断:在这种条件下,少年毛泽东或者是从书籍报刊上,或者是直接从留学东洋的教师那里,读到了西乡隆盛版本的这首述志诗。之后,他坚持要离家前往湘乡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与固执守旧的父亲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他改动了这首诗的几个字,而后呈给父亲。

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从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

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从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全诗通俗易懂,平仄押韵流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巧借古今中外经典词句,变为自己明志之诗句,简洁而不简单,通俗不失大雅,是毛泽东心态、 志向的真实流露。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 倔强、 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相关文章

  • 毛泽东诗词赏析(十三)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毛主席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下面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诗—— 七绝·...

  • 毛泽东诗词赏析(三十三)

    七律·登庐山 近现代——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 毛泽东诗词赏析(七十三)

    四言诗·祭母文 近现代·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jù)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 毛泽东诗词赏析(二十三)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毛主席的这首《菩萨蛮·黄鹤楼》,下面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词—— 菩萨蛮...

  • 毛泽东诗词赏析(六十三)

    五律·看山 近现代——毛泽东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

  • 毛泽东诗词赏析(四十三)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近现代——毛泽东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

  • 毛泽东诗词赏析(一)

    毛泽东的诗词,首先他文采很好,再一方面,他的诗词格局很大。他的文学作品当中,超越古往今来文学家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

  • 毛泽东诗词赏析(四)

    毛泽东诗词近百首,都是气势恢宏,胸襟开阔。这首《卜算子·咏梅》也是一首气度非凡的词。这首词当中的意境非常优美,当时...

  • 毛泽东诗词赏析(四十)

    七绝·观潮 近现代——毛泽东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赏析: 诗人写的...

  • 毛泽东诗词赏析(六十)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近现代——毛泽东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泽东诗词赏析(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ic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