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诗词鉴赏唐诗鉴赏
读唐诗《上朝洛堤步月》-上官仪

读唐诗《上朝洛堤步月》-上官仪

作者: 听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4-05-06 15:09 被阅读0次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作者作此诗时皇宫位于洛阳,唐时百官上朝都很早,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宫。唐初没有为官员准备上朝前休息的地方,官员们只能在露天等待。

洛阳城被洛水环绕,而当时施行宵禁制度,夜晚城门上锁,百官只好在洛水边的堤岸上等候。就在这个等待的时间,作者写下此诗。

当时,作者担任宰相之职,位列百官之首,这首诗也写得气度不凡,充分表达出他悠闲得意的心情。

“广川”指洛水,“长洲”指堤岸。前两句即是说:洛水静静流淌,我骑着马儿缓缓行走在洛堤上。

后两联描述周围的风景:曙光初现,鸟鹊飞翔于山月之间;时令已经初秋,轻风吹拂,远处隐隐传来秋蝉的聒噪之声,反而愈显环境之幽静。

《古诗·迢迢牵牛星》中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句子,后世也常常用“含情脉脉”来表现男女间的深情对视。此诗的首句“脉脉广川流”,赋予洛水人格化的特征,不知不觉间,将皇帝对自己的亲近和信任表现出来。

曹操的《短歌行》中写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天下的贤士得不到重用,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作者在这里化用此句,“鹊飞山月曙”,乌鹊在天地间自由翱翔,表示自己对当时的社会局势很满意,君王清明,人才各得其所,自己更是如此。

这首诗虽然没有太高的格局,然而用词考究、音律优美、情景交融,实是一首佳作。加上当时作者尊崇的地位,无怪乎一同等待上朝的同僚们看向他时“望之犹神仙焉”。

作者上官仪(约608-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进士,官弘文馆学士、西台侍郎等职。永徽年间,见恶于武则天,麟德时又被告发与废太子忠通谋,下狱死,籍其家。

上官仪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时称“上官体”,又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颇有影响,原有集,现已失传。

相关文章

  • 我们一起学诗词(三)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作者:上官仪(约608...

  •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赏析

    审题人在画中游,驱马上朝乐悠悠。 平平缓缓洛河水,翠翠柔柔堤岸洲。 铃声叮咚马步碎,秋风送爽月如钩。 国泰民安景象...

  • 蝉和蝉的德

    读古诗,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有“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的短句。忽然生出一种满足感,家在北方边陲,是没有蝉的,...

  • 解析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

    话说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一个秋日的凌晨,月挂西山,曙光微现,宰相上官仪骑着马沿着洛堤缓缓前行。相隔不...

  • 蝉噪野风秋

    读经典 写经典 裴洪顺书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 〔唐代〕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译文...

  •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诗一首

    在叙述武则天的电影和电视剧里,必定离不开上官仪与武后的权斗戏。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

  • 云的声音||唐诗赏之二

    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一、用典分析 本诗重用典。四句话,三句有典故,字...

  • 咏上官仪

    入朝步月洛堤边,一韵清音望似仙。 宫内皆传上官体,齐梁余响出唐笺。 1998.12(400)

  • 大唐才女 上官婉儿

    《唐诗汇评》 上官婉儿(664-710),陕州陕(今河南陕县)人。高宗麟德元年,祖父上官仪、父上官庭芝同被诛,婉儿...

  • 《入朝洛堤步月》鉴赏

    唐•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上朝洛堤步月》-上官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il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