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导图梦忆写作*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

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

作者: 博睿思维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22:13 被阅读866次
    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派】遇见………刻意练习计划

    今天晚上看了杨大宇的《画出好成绩——-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分数》的第八章:你必须避开的7个陷阱。以下为杨大宇老师的原文。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仅仅是家庭如此,连学习也是如此。正确使用导图的情形总是相似的,而错误使用导图的情形却各有不同。

    在学习思维导图的道路上,总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让学习者偏离轨道,并在沮丧之余产生对导图的偏见,而这些偏见对于进一步的导图学习是致命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家长对导图产生偏见和误解,从而导致影响学生学习导图效果的事情也是很常见的,所以本章的内容不仅仅是写给使用导图的孩子们,也包括监督和帮助孩子学习的家长们。只有澄清了使用思维导图的误区,我们才能在导图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成绩提高得更快。

    以下的七个误区是我们在平时学生学习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是导图学习者们留下的错误的脚印,希望正在读此文的你。

    误区一:学习导图没用

    “学习思维导图没有用”一一这大概是对思维导图拥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和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如果说出这句话的人已经真正使用了思维导图,却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并进而发出这样的牢骚,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很多说出这句话的学生和家长都是连一张思维导图都没有画的人。换句话说,他们在根本没有使用思维导图的前提下,就得出了“思维导图没用”的结论。

    这真是太神奇了!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一定要亲口尝尝。想必这些学生和家长早已超越了毛主席的境界,已经可以在没有品尝梨子的情况下说出梨子的味道了。

    这叫做“先入为主”。毛泽东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曾强调过“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当一个人对新生事物感到陌生和排斥时,很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怀疑情绪。但是我们的理性告诉我们,怀疑本身是不确定的产物。如果想证实自己的怀疑是否有道理,就要实际体验一下。

    但是,对于那些先入为主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的武断推毁了体验新事物的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实践这条路被堵死后,人们也就无法证实思维导图是否真的有用,反倒是最开始形成的偏见越来越强,在头脑中占了上风,并进而得出了“思维导图没有用”的结论。

    对于思维导图这项全新的学习技术来说,它与传统的学习方法有着很多的不同。对有很多人骑着马和他打赌,并取笑他吗?但是,一旦经过亲身体验,感受到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不同,人们就会更正自己先前的偏见,转而投身新事物。

    因此,如果你对思维导图不习惯,不愿意轻易放弃传统的学习方法,这是再正常的梨子的味道。并告诚自己在品尝完毕前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才是科学严谨地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不实用。也有一些东西看上去不美,却很好用。别被自己的眼睛迷惑了。

    误区二:麻烦

    对于习惯了只用一支笔在方格纸上写来写去的人来说,画思维导图无疑是十分麻颁烦的:不但要找到没有方格和条文的纯白纸,还要去用许久未曾摸过的水彩笔,反复更换颜色,最修的是还要绞尽脑汁地去画图,这实在是太麻烦了。

    以上这段话是一位曾经接受过我的培训的学生亲口对我讲的。在经过我的一番开导后,他终于明白了学习思维导图的真正意义,从而再也不发这样的率骚。后期培调他交上来的作业恰恰是同期学生中最多最好的。看起来很可笑,一个原本最怕麻烦的人最后反倒成了最不怕麻烦的人,而且他付出的辛苦很快收到了回报,那个学期他的成绩提升了10多名。

    人类在某种程度上是习惯的奴隶。对于他们习惯的东西,他们从来不会觉得麻烦可是一旦让他们改变习惯,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了习惯了骑自行车的人,一定会觉得开汽车很麻烦。习惯了用笔写字的人一定会觉得用电脑打字很麻顺。习惯了吃中餐的人定会觉得用刀又吃西餐很麻烦。可是一且麻烦得久了,人们便不再觉得麻烦。一旦习惯了新事物,人们反而会觉得阳事物很麻烦。那些习惯了用电脑打字的人还会像原来一样经常用笔写字吗?

    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新事物麻烦与否,而是新事物是否可以给我们带来足够多的好处。只要思维导图能够迅速提升我们的成绩,还有什么麻烦是不能忍受的?与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麻烦相比,刚开始学画思维导图的麻烦又算得了什么呢?

    请享受思维导图这个全新的“麻烦”,等待惊喜的降临吧!

    误区三:没时间

    “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形式是很好,不过就是太消耗时间了。现在学习这么紧,哪有那么多时间画图啊?老师,有没有更省时间的方法?”

    这也是听到的比较多的声音之一。画思维导图需要时间吗?当然!而且越是制作精良的思维导图,花费的时间就会越多!但是与使用思维导图后节省下来的时间相比,制作思维导图的时间简直不值一提,完整地画完一幅思维导图后,其涵盖的知识点会在大脑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历久弥新。即便以后有所遗忘,在回顾导图后也会迅速地重新掌握。因此,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习一遍,比传统学习方法重复5遍的效率还要象而草草地看上一遍课本,或者匆匆忙忙地做一些习题而不总结,看似很节省时间,实际上却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学习不会有太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这种应付式的学习方式往往会给学习者造成“我已经学过了”的假象,降低进一步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当然,我也不否认,现在的学校基本上都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压缩得比较少。很多学校都把晚自习和补课当成了家常便饭。学生们从早上7点一屁股坐到晚上9点都不在十分有限的自习时间里,很多同学还要完成繁重的作业,包括一些背通的任务。

    但这些现实情况不能成为没有时间画思维导图的借口20世纪60年代的全民偶像一一雷锋同志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美国著名女作家哈利特·斯托尔夫人是一位勤劳的家庭主妇。她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家务活动。但是即便在洗衣服,做饭的间隙,她也不忘记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创作。最终,她写出了一部改变美国南北合众国历史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其引发的对黑人遭遇的同情对后来的美国南北战争有直接影响。毛泽东领导红军长征的时候,前有极为严临的雪山草地等特着征服,后有国民党的飞机大炮在疯狂追赶,红军上下每天都在和死神较量。而身为领导者的他却仍然能抽出时间读书、作诗。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总能安排出时间来做,关键看你是否真的想做。不要把画思维导图看成是必须用大块完整的时间完成的任务。用零打碎敲的时间画思维导图效果一样很好,即便是课间拿出5分钟的时间,都可以完成一幅思维导图的骨架,以后的零散时间可以对这幅导图的细节不断完善。回家之后,在有了一定完整的时间之后再对导图进行上色画图等繁项操作。这样,即便没有太多自主支配的大块时间,你依然可以完成思维导图。事实上,我教过的很多学生中,恰恰是时间最为紧张的初三和高三学生画出来的思维导图更多一些。 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绘制思维导图的时间担心。

    误区四:只适合文科

    思维导圈在记忆方面的巨大功效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存在这样的担心:思维导图是不是只适合用来学习文科?如果学理的话,是不是思维导图就不会有什么效果?

    存在这样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文科和理科的确具有颇不相同的特点。而正是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一般来说, 文科偏重记忆的成分居多。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中, 大部分学习内容都是需要学生熟练记忆的。即便你分析能力再强,运算能力再高,如果不去踏踏实实地背诵考查范围内的知识点,还是不会得到高分。因此文科学习非常依赖良好的记忆能力。这就像是在玩拼图游戏,你只有准确地记忆各拼图原来的位置,才能将散乱的拼图重新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而理科则不同。虽然理科中也存在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是相对于文科而言,这些需要记忆的成分还是少了许多。理科更看重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学习理科就像是玩积木:在给定的几个积木块间,需要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对已有的积木块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并进而得出新的形状。为了获得这种拼装积木的能力,理科要求学生大量做题。只有通过不断地做题,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拼装积木的套路,从而在考试中可以迅速准确地按照出题人的要求将积木拼装成指定的形状。

    以上这些对于已经进行了文理选择的同学来说,应该算是常识。这种文理学科之间的特点差异是否决定了思维导图只适合于其中的一类, 而不适用于另一类呢?答案是否定的。思维导图对文科和理科都同样适用,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对于文科来说,思维导图如何应用是显而易见的。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如何用思维导图来提高记忆力。而提高记忆力对于文科学习的作用是无需多说。这里我们重点说说如何用思维导图来学习理科。

    理科虽然不像文科那样偏重记忆,但这并不等于说记忆对于学习理科不重要。良好的基础知识记忆对于理科的解题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做题能力低下,其根本原因便是基础知识不熟,要么是压根没记住要么是虽然记住了但印象不深,所以做题的时候压根没有想到这些知识点。熟练掌握拼装积木技巧的前提是你已经知道自己的手中有哪些积本。如果连盒子里一共放了儿块积木都不知道的话,这个游戏还怎样玩下去呢?

    而且,相对于数学、物理而言,理科中的化学,生物更像是披着理科外衣的文科。因为它们包含的记忆类知识点,以及对记忆的要求都很接近文科。对这些学科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的处理,可以采用与文科样的方法。 思维导图在帮助记忆这些基础知识方面,是同样有效的。

    但理科毕竟还是与文科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分析和计算。在分析和计算层面,思维导图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具体运用方式与记忆类的思维导图有很大不同。

    无论是哪种理科试题, 其本质都是要求学生利用已知条件 和所学知识,求出未知的结果。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对已知条件和已学知识进行排列组合。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这些已有的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知识扫描中的遗漏和对已知条件的忽略。毫不奇张地讲,使用思维导图解题可以将做题由纯粹的脑力劳动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体力劳动。需要我们去做的只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排列组合而已,同学们可以去看看彩页中的《思维导图做题范例》,那是关于用思维导图做理科题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对于已经做过的习题,或者有详细步骤的习题。我们可以用过思维导图对解题思路进行梳理,从中找出固有的解体规律和套路。从而为下一次做同样类型的题做好铺垫。当你可以用思维导图梳理出不同体型的不同解法时,就意味着你对理科思维导图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了.

    所以,无论是文料还是理科,都适用于思维导图学习法只是二者的具体运用方法略有不同而已。

    误区五:不画图

    在思维导图的给制过程中,画图无爱是最耗时, 也是最有难度的一个环节。 很多学生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都问我“杨老师,面图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不面图行不行?”

    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完全能够理解。如果能够少花些力气, 却能做到同样的事情?谁会多花那些不必要的力气呢?但问题是,对于思维导图而言,有图与无图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种不同在左脑看来是无关紧要的。把重要的知识点转化成图形看起来耗时费力,而且对于左脑这样偏重于计算和分析的大脑来说,似乎毫无用处。但问题是人的大脑不只有左半球,还有右半球。而右脑的工作方式是与左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对于左脑来说无关简要的东西,对于右脑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仅仅是在重要知识点的旁边画一个简单的图形,就可以使我们回忆这个知识点的成功率提升5信种记忆效果的提升在左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在右脑看来却稀松平常。

    画图还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我们的大脑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功能发挥颇为不同。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一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 如果我们拿走李白的酒壶,逼着他天天守在电视机旁边看娱乐节目,别说诗百篇,恐怕十篇也写不出来。

    白纸黑字的教科书与五 彩缤纷的思维导图对我们大脑产生的不同刺激,左脑是感受不到的,但右脑定感受得到。 尤其是当我们的图画得很古怪,很好笑的时候,这种效果更是明显。当我们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时,我们就已经开始走向成功南西阳无疑是思维导图为我们带来快乐的最大因素。面思维导图却不使用图形,就像开着奔驰汽车却用马来拉样它们都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偏激地认为,画思维导图便是图越多越好。处于草图阶段的思维导图是可以不用图形的。因为它们只是起个格起框架的作用。 血肉还会在进一步的完善中不断填充,即便是处在完成阶段的思维导图,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的关键词都用图形来表达。只要确保中心主题和主要的关键词都使用了图形就可以了。

    误区六:只画一遍

    有些同学在画了些思维导图后,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起色,所以感觉到很困感,便来向我求助。经过仔细的询问和观察,我才发现这些同学的问题所在:他们的思维导图只画了一遍。

    前面在讲记忆节时,我们曾 探讨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记忆的程度是与重复的次数密切相关的。无论记忆任何东西,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保留的时间就越长。除了极少数情况下,由巨大的情绪刺激可以导致一次性的永久记忆外, 大多数的长时记忆都是多次重复的结果。

    思维导图在记忆方面的作用的确非常大,但即便如此,它也不可 能违背记忆的基本规律,在画完一张思维导图后, 还是要经过有规律的重复绘制才能让记忆变得更加巩固。经验证明,重复绘制思维导图本身就是最有效的复习。通过重复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迅速找出业已遗忘或者掌握不熟的部分。

    思维导图的发明者巴赞先生曾经讲过英国少年休斯的故事。休斯原本是一个只能与B、C等级成绩为伍的中下等生。但是在使用了思维导图之后,却在短短两年之内考上了世界最为著名的学府:剑桥。在这两年中,休斯画了无数的思维导图,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重复已有的思维导图。也许这个成功者的案例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误区七:只看范例

    目前市面上关于思维导图的教辅书渐渐多了起来。作为一位教师以及思维导图爱好者,我由衷地高兴能够看到思维导图被学生和家长接受。可是当我翻看其中一部分书籍时,却又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这些书籍把每本书、每个单元、甚至是每一课的内 容都画成了现成的思维导图。也就是说,在这些教辅书籍的“帮助”下,学生根本无需去画任何一张思维导图,他们只要睁大眼睛去看、去记就好了。

    这样的思维导图实际上是与传统的知识点归纳没有本质区别的。对于学生来说,其最大的不同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如果你是从本书开篇一直看到这里的话,应该早就悟出一个基本的道理:思维导图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才能发挥功效的。重要的是绘制导图的过程,而非最终的结果。而这些思维导图教辅书籍却“买珠还椟”,把最精华的部分隐去,只留下一个空壳给学生欣赏。这样编写导图书籍对学生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看思维导图范例。毕竟任何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有了思维导图范例的指引,学生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本书给大家提供了-些思维导图的绘制范例。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些范例只是辅助我们学习思维导图的工具。不能用别人的思考替代自己的思考。这就像吃饭,我们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为了享受美食。如果有人把山珍海味直接塞进你的胃里,你会同意吗?学习也是一样,不经咀嚼的学习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思维导图的范例以及它的作用,不能一味地依赖范例的帮助,而应该把它看做是我们学习思维导图的一块踏脚石.

    ———————以下为我的感悟—————

    在学生接触了之后,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惑。但是以上七个误区倒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遇到的误区。

    比如在给高中生教授思维导图时,他们会私底下聊:老师啊,我们现在太忙,哪有时间画导图。听到了吗:画。他们认为这是个游戏的事情,不屑于去做,其实潜台词是没有,何必费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做没有用的事情。但是经我们的引导后,他们会从一周一副作品,慢慢地改成一周二、三副,现在他们每天在听课时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并按照要求,科学地有规律地复习。现在他们不会再认为思维导图没用、费时了。现在想的是,怎样让自己更高效地绘制思维导图,兼顾美观、有趣、快速。

    这个我觉得第十届世界思维导图锦标赛中国赛少年组冠军贲威翔的获奖感言说出了思维导图的精髓:重过程,而非结果。他说自己很享受难得的两天比赛时光。

    以下是他在中国赛的听记导图和阅读导图。

    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派】遇见………刻意练习计划 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派】遇见………刻意练习计划

    还有就是现在很多成人对思维导图的认知也是缺乏系统的认识。总是很习惯把自己的作品直接拿给孩子用,让孩子们直接拿着背。另外,没有系统地学习正规的思维导图,对思维导图作品没有正确的认识,常常会把错误的图示认为是思维导图,导致孩子对思维导图的认知也产生了很大的误解。

    传播正统的思维导图任重道远啊!

    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派】遇见………刻意练习计划

    因此,我决定从20191月份年开始,计划100场的公益讲座。如果您有需要,请联系我;如果您也认为思维导图需要正确地传播,帮我转发,不胜感激!

    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派】遇见………刻意练习计划 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派】遇见………刻意练习计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关于思维导图认知的七个误区10/300 【思维导图实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i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