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英国水质硬,水喝得越多,头发掉得越多,女王一家的男丁们就是明证。为此不少中国留学生出发前都往行李箱里塞个滤水器,也有来英国后再买的,以防留英一年肚里没装多少知识,头上反而日渐稀疏。去年九月我出发前同样担心这种状况发生,毕竟发际线大有后移之势,不过我没在行李箱里放滤水器,一来嫌麻烦,二来既然要来英国,就想从身体上适应英国。
飞到英国后的第一下午,我喝完Residence Life特地留在我房里的一罐百事和一罐红牛,仍旧渴得不行,打算直接喝自来水。据说英国的自来水是直饮水,无需烧沸,直接饮用不会闹肚子,可我一走进洗手间,看到洗手池的右下方是马桶,顿时没了喝水的心情。洗手池和马桶是邻居,这本是常事,无需多怪,但在国内习惯了洗手池的水是用来洗手的,且多是便后洗手,这突然让我喝里面的水,尽管地区有别,这里的水能喝,但是那层心理界限短时间内无法打破。我看了几秒洗手池,摆脱不了内心的煎熬,无奈之下退了出来。
既然不愿喝洗手间里的水,那么剩下的选择只有厨房了。我攥着水杯来到厨房。水池和灶台不在一边,加之室友入住不久,没怎么开伙,水池也没怎么用过,干净得很,银色的表面甚至微微反光。我打开水龙头,接了杯水,本想一饮而尽,但又怕初来乍到不适应水的味道,所以先用舌尖舔了一点水,然后让这点水浸润整个口腔,以便细细感受其滋味。细品之后,这水的口感果然不同于国内的水,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滋味,不浓,也并非令人作呕,但我不太喜欢。我又舔了几下,像小猫喝水一样,但还是不太能接受这股略微奇怪的味道。
这次浅尝辄止的“试水”让我对英国的直饮水有了数,往后一个星期我又试了几回,可始终喜欢不上这水,后来干脆只喝矿泉水。起初,我也感觉矿泉水的口感不太对,可是比起直饮水要好得多,逐渐就习惯了。之后每周去Tesco拎几桶回家,一桶五升。不过我发现身边的英国朋友一直喝直饮水,从没听到哪个抱怨口感不行,也不见他们介意洗手间的洗手池和厨房的水池不干净。
有一回,我跟一群外国朋友聚完餐,锅碗瓢盆都收拾进了厨房,堆在灶台上。秉持着中国人一贯的友好作风,我加入了洗锅刷盆的行列,跟三五个朋友一起在灶台边忙活。洗到一半的时候,有个英国姑娘进来,走向水池,我以为她要帮忙,没想到她却在我冲碗的水龙头下接了杯水,然后若无其事地咕嘟咕嘟灌下。我看到这一幕,惊得往旁边闪了一步。要知道这水龙头看起来挺久没清理过,表面泛着油光,我洗碗的时候还溅了些掺着洗洁精的泡泡水在上面,直往下滴。然而,这位精心打扮的姑娘毫不在意,喝完水后,她看到我略微诧异的表情,竟然友好地问我是不是渴了,要不要也喝点水。我连忙摆摆手,感谢她的好意。
此事过后,单就饮水习惯而言,我对英国人“肃然起敬”。没过两周,我和一英国朋友打完球去他家里吃饭,途经超市买了瓶两升装的矿泉水。结账前,我问他要不要也买一瓶,他说离家不远,到家再喝。路上,我一人喝水,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对他说:“内森,你知道吗,我来英国这两个月一直没喝过自来水。”他一听这话,大吃一惊,问:“不可能吧!那你喝什么水?”我指了指手里的矿泉水说:“我一直喝矿泉水。”他问:“你为什么不喝自来水?这里的水是可以直接喝的。”我说:“刚开始听说水质不好,喝多了掉头发,我没信。可是后来试了下,觉得口感不好,索性只喝矿泉水。”他指指自己的满头红发说:“掉头发?不会吧,你看我这头发。我听说秃顶跟遗传有关,取决于母亲家族的基因。至于口感,我从小喝到大,没觉得有问题啊。”我摇摇头说:“那是因为你没喝过中国的水。”他朝我笑笑:“也许吧。不过你一直喝矿泉水,很费钱啊。”
这话倒说得没错。我前两天算了笔账,每周至少五桶五升装的矿泉水,每桶平均算1.2英镑,因为每家Tesco的商品价格略有差异,也就是每周要花6镑喝水,住房合同51周,算下来我在英国一年光是喝水就得花大约300镑,这笔开支可不算小。眼下在这里生活了七个多月,我已经喝了不少桶矿泉水,虽然有个文莱朋友说,超市里的矿泉水就是没过滤的自来水,我仍旧打算继续喝下去。虽然适应不了直饮水,可我至少适应了矿泉水。
文 字 / 王煜旸
图 片 / Steve Johnso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