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
冬至的下午6点,下着小雨,天全黑了。
我和孩子爸从外地赶回来,我没来得及拿包直接冲上楼,用钥匙打开我家房门,屋里一片黑,孩子放学没回家,我心里咯噔一下,5点10分就放学了,孩子去哪儿了?我第一反应是给孩子打电话,没人接听。
我大声呼喊孩子名字,心里非常担心,天这么黑,他去哪儿了。。。。。。?
我开始心里责怪自己粗心,早晨孩子临上学的时候,没有检查带没带钥匙,实际情况是忘了带,虽然爸爸一再叮嘱他要带钥匙。
我在路上就一直想让孩子的爷爷去接孩子放学的,爸爸一直不同意,我就没打电话。我的潜意识里孩子可能没带家里钥匙,但我一直没说出来。
突然,爸爸发现:楼道里的自行车不见了,接着过了2分钟,爸爸手机响了,孩子爷爷打来的,说孩子刚刚到了老家。这2分钟里,仿佛过去了很久很久!爸爸却笑着说:他猜小孩骑车去爷爷家找钥匙啦!
孩子一会骑车回来,敲门,进屋。不是我想象的累,跑了个来回,背着10斤的书包,只是脸色有点苍白,的确饿了!
2.感
孩子进门就说:“妈妈,我今天干了一件大事!”还有点兴奋和激动的样子。本来我是愧疚的,觉得自己太粗心没有叮嘱孩子。看孩子安然回来,我心里一下子温暖和疼爱满溢开来。
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讲今天发生的故事。
中午放学,发现自行车不见了。他使劲回想,今早晨怎么来学校的?想不起来,印象中就是骑自行车来的。从爷爷家吃完饭,一下午上课都在间断的想自行车到底是被偷了?还是被偷了?总有一个念头萦绕脑海,我下课一定得去看看车位上自行车是否还在,如果不在要让看校门的爷爷调监控等等。
下午放学,小雨淅淅沥沥的,又去车位看了一下,自行车的确丢了,心里咯噔一下,还心存侥幸:是不是早晨没骑,放在车库里呢?于是急急忙忙往家里赶。这回也没有心情跟同学们一路聊天了。心想:这下得走着回家了!
到了家门口,习惯性的敲门,奥,想起来了,妈妈说回姥姥家了。于是习惯性的掏裤兜找钥匙,钥匙也没带。
急呀!这怎么办?主要是也有尿了!
于是下楼,决定回奶奶家。又怕爸爸妈妈回来看不到担心,找了一张带字废纸,想写一个纸条放在门口,别让妈妈着急。找笔,掏了整个书包恍然大悟:今早没带钢笔盒,一天都在借同学的笔,唉,去找个带颜色的石头写,心想石头也会被淋湿了,也没找到!
一个身高1米68的大男孩,站在楼道门口,还害怕被楼道里的叔叔阿姨碰到,怕被看到他如此囧的样子,不好意思借别人手机一用。于是他就骑着我家不上锁的破旧自行车回奶奶家了。(10几分钟的路程)
一路上他一直想:今早怎么到学校的,好像一个盲点,怎么也想不起来,模模糊糊。
今晚回来又发现一个要命的事:家长签字本忘了带。这一下午的脑子,都被自行车毁了。
我一再提示孩子,今早吃了什么,下雨爸爸开车送的,他说爸爸一路没说话,所以没有印象啦!
今天白白担心着急啦。
3.思
后来,孩子自己总结:没带脑子的一天,也是最急躁的一天。搁东忘西的,脑子内存严重不足。
我认为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天,因为这种巧合和担心不是每天发生的。只有在大人不在的时候,才能发现孩子独立是多么重要,当早晨他粗心忘掉钥匙,这一天就像电影一样的巧合,自己说像是历险记。一边写我一边想象着他的表情,我竟然笑出了声。
4.行
就像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女士的《正面管教》里面所说的。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这里不允许借题发挥,大人不要指责,说教和羞辱。
只是让孩子仔细体会自然后果。也就是“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对于初中生,大人让他做什么,他根本听不进去,就像带钥匙,只要不骑车一定会忘,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只有自行车需要钥匙,家里面一定有人在家,只需敲门而已。
间断的遗忘,间断的恍然大悟,还害怕丢面子的大男孩,想起来就好笑。
当你用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可能造成孩子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
从今天孩子的表现来看,我给他打90分。
因为孩子有一个开放的思维,遇事想方法,不是死等,不是哭。
善于客观的思考:爸爸会发现蛛丝马迹不会担心,妈妈会担心他。
接纳自己和他人:自己忘了,不责怪,不抱怨,坦然面对。
幽默感和智慧:他感觉自己很厉害呢,没有什么搞不定的。
合作和礼貌:不轻易打扰忙碌的人,愿意帮助弱小同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爆金句开脑洞。
唯一扣掉的10分就是 过度担心自行车被偷,造成脑子内存不足,导致忘事越严重。
从这个生活事件看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是不错的一次测试。
当然,我更希望他能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还在观望吗?让想法有迹可寻!
【11/1000】意外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