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8种心态,18种结果

18种心态,18种结果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2-10-11 07:20 被阅读0次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美味也逃不过安营扎寨在附近的狐狸们,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葡萄架要远远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愿就此放弃,机会难得啊!想了一会儿,它发现了葡萄架旁边的梯子,回想农夫曾经用过它。因此,它也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葡萄。

      (这只狐狸采用的就是问题解决方式,它直接面对问题,没有逃避,最后解决了问题。)

      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也发现以它的个头这一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了。因此,它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难受,还不如不吃。于是,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这只狐狸运用的是心理学当中经常提到的“酸葡萄效应”,也可以称为文饰作用或合理化解释,即以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有时我们也称它为强迫症。它说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能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

      第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便破口大骂,撕咬自己能够得到的藤,正巧被农夫发现,一铁锹把它拍死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它为“攻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应对方式,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利的。)

      第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一看自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显得如此的渺小,便伤心地哭起来了。它伤心为什么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样,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它伤心为什么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为能吃到,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这只狐狸的表现我们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倒退”,即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退到人格发展的较低阶段。)

      第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仰望着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如果这样的话,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样。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投射”,即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和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

    第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为什么我吃不到呢,我的命运怎么这么悲惨啊,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满足不了,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啊?越想它越郁闷,最后郁郁而终。

      (这只狐狸的情况是“抑郁症”的表现,即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性障碍。)

      第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尝试着跳起来去够葡萄没有成功,它试图让自己不再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它还试了一些其他的办法也没有见效。它听说有别的狐狸吃到了葡萄,心情更加不好,最后它一头撞死在葡萄架下。

      (这只狐狸的下场是由于它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不患无,患不均”的现象。很多人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因为心理不平衡选择了不适当的应对方式。)

      第九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同样是够不到葡萄。它心想,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替代”,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

      第十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看到自己的能力与高高的葡萄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利用时间给自己充下电,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最后当然是如愿以偿了。

      (这只狐狸采用的是问题指向应对策略,它能够正确分析自己和问题的关系和性质,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方式。)

      第十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同样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它转了一下眼睛,把几个同伴骗了来,然后趁它们不注意,用铁锹将它们拍昏,将同伴摞起来,踩着同伴的身体,如愿以偿地吃到了葡萄。

      (这只狐狸虽然最后也解决了问题,但它是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来解决的,这种应对方式不可取)

      第十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这是一只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想我一个弱女子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别人的力量呢?因此,它找了一个男朋友,这只狐狸先生借助梯子给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礼物。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原则”,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优势或是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方式在一些情境下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第十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对葡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满,这导致了它不能尝到甜美的葡萄,于是它就怪罪起葡萄藤来。说因为葡萄藤太好高骛远,爬那么高,说葡萄的内心其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漂亮。发泄完后,它平静地离开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抵消作用”,即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第十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发现自己无法吃到自己向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来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轻蔑地看着这些,作呕吐状,嘴上说:“真让人恶心,谁能吃这些东西啊”。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反向作用”,即行为与动机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第十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既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有一段距离,让自己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于是它诗性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置换作用”,即用一种精神宣泄去代替另一种精神宣泄。)

      第十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想吃葡萄的愿望不能实现后,不久便产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这只狐狸一直不明白一向很注意饮食的它,怎么会在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这只狐狸发生的情况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称之为“转化”即个体将心理上的痛苦转换成躯体上的疾病。)

      第十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它嘴一撇,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狐狸中已经有人吃过了,谁说只有猴子才能吃到果子,狐狸也一样行!”

      (这只狐狸所表现的言行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称之为“傍同作用”,即当自我价值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第十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前有猴子捞月,现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传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这只狐狸采取的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是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

        心态的关键是看你自己如果去摆正他,小小浅显的道理,通过寓言来告诉大家,就看你自己怎么去做了。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心理问题其实是一种经常受到挫败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就像是一个经常受到攻击的城市,一定会建设起牢固的城墙一样,既限制了城外的人进来,也限制了城内的人出去。“城墙”所代表的,其实是一座城的心理,几乎每一座城市,在发展史上都曾经有过牢固的城墙。

    在亲密关系中,人一旦接收到对方符合自己预期的回应,就会触发到人心理层面的放松机制,产生情感上的愉悦;一旦对方的回应不符合自己的预期,甚至是与自己的预期相反,就触发到人心理层面的防御机制,引起失落感,甚至是激发出焦虑情绪,产生愤怒的、破坏性的行为。

    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人在防御机制开始运行的时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负面情绪的时候,这时候人的心智,无法再理性地去看待事物,看待问题通常都是偏执和扭曲的,甚至会带着一定的破坏性和攻击性,往往在亲密关系中,会找最伤害对方的话说出口,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拿爱去伤害对方和自己。

    通常,成年人在感情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可以追溯到自己的孩童时代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往往都是由父母对孩子的需求采取了不恰当的、失败的回应,在孩子脆弱的心灵上,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

    你以为是情侣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其实对抗的不过是对方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创伤。越是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应该有的爱的回应而长大的孩子,越是在成人之后的感情生活里,会显现得很敏感和脆弱,对于情侣在行动上的回应也就越苛刻,容易做出非理性的负面解读,而在彼此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父母感情生活上的不幸,通常都会在孩子身上重现,并且往往会催生更大的不幸。

    人现在的一切行为反应,都源自于自己的过去。人想要改变自己,就得首先去认识过去的自己,去理解过去的自己。

    每个人都活在各种事实上的因果循环的关联性里,只有少数人可以通过去审视自己,去认识到这些关联性,从而主动去摆脱一部分由别人带给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部分遭受过挫败的自己,这部分的自己,与那些获得了别人认同的、受到关爱的、成功的自己一起发挥作用,逐渐形成人对自己的自我意识。

    那些挫败的自我,通常被人认作自己身上的缺点;那些得到了认同的自我,通常被人认作是自己身上的优点。

    通常,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无论是人的自卑还是自信,其实都是偏见,都是不完整的自我定义。

    “挫败感的自我”作为一个人整体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引起人经常发生自我冲突的源泉,去认识、整合并接纳这部分带着缺陷感的自我的过程,就是人在成年之后治愈自己的过程,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关系”获得了最初的自我,再通过摆脱各种关系的投射,才能获得完整的自我,持续升华的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不太和谐或是经常发生冲突的关系,往往意味着会给人造就出一部分失败的自我,在心灵上有负面阴影的自我。比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未能与自己的父母达成良好的关系,时不时发生激烈的冲突,往往会给成人之后的心理制造岀隐患,这些“隐患”其实就是各种挫败感的自我。

    通常,情绪稳定的父母不太可能养育出心理问题的孩子,这样的家通常都是孩子心灵上真正的港湾。

    心理问题其实是一种经常受到挫败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就像是一个经常受到攻击的城市,一定会建设起牢固的城墙一样,既限制了城外的人进来,也限制了城内的人出去。“城墙”所代表的,其实是一座城的心理,几乎每一座城市,在发展史上都曾经有过牢固的城墙。

    所以,心理治疗和自我疗愈,其实都是去认识这些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关系”,去认识在这些关系之中,人的自我意象是如何长成的过程,疏理、摆脱并整合这些生命中挫败的自我意象,人往往可以获得重生。

    其实,哲学里常说的“去认识你自己”,同样是分析、整理、整合人的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一个完整的自我,才可以真正去主宰自己的人生。

    事实上,每个人在成年之后,都需要有一个摆脱“过去的自我”的过程,需要有一个摆脱原生家庭影响,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的过程。

    不过,现实生活中“去认识你自己”的重要性,从未真正被人们重视过,这才是人不该是命运的“命运”,多数人被孩提时代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决定了自己的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种心态,18种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no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