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

作者: 粉笔老怪 | 来源:发表于2023-04-17 18:25 被阅读0次

本文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马哥大国学工作室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是马伯庸先生《显微镜下的大明》的第二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是生存与发展在民间的矛盾。

灰,指的是烧石灰的“灰户”,笔,指的是婺源当地士绅的后代。灰户面临的是如何生存的温饱问题,而缙绅后代们面临的是如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厕身科场,跻身仕途的问题。

双方矛盾的起源在于古代的风水堪舆之说。婺源,因为是理学家朱熹的故乡,所以其风水可以媲美诞生孔子的山东泰山,所以才有龙脉一说。

婺源多山,并且多的是石灰岩,烧石灰特别方便。因万历二十八年、三十一年婺源乡试与会试不利,由一个叫程世法的生员把问题逐渐归结到了龙脉被破坏上,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从此历任县官就开始了或协调中和、或雷厉风行、或虚与委蛇的龙脉保卫战、歼灭战、围剿战,而“会户”们,则开始了游击战、聚讼战、从万历年一直闹到了崇祯年间。

神奇的是,每次代表士绅立场的“龙脉保卫战”做得彻底,打得漂亮,相应的婺源的生员们科考成绩就漂亮;如果松懈了,流于形式了,生员们的科举成就就很狼狈。实际上,这都是偶然现象。

因为这涉及到了一个明代科举考试的选拔比例问题,在这个框架之下,可能还有其它很多的人文不确定性的因素。我只谈选拔比例问题。

明清二代的科举流程是童生选拔出秀才(秀才分公费与自费两种),秀才选拔出举人,举人选拔出贡士,贡士选拔出进士。明代府学生员定额为40人,州学生员定额为30人,县学生员定额为20人。明代共有府153个,州234个,县1171个(以上数据不包括交趾地区)。我上面所说的生员定额都是公费生,不算增广和附学的非公费生,因为各地人数不同,难以统计。但即便按照全是公费生的基数算,再加上明代历朝录取进士的比例看,一个秀才考中进士的比例为万分之九。如果再加上有资格考试的非公费生,考中进士(也包括举人)的比例将极大下降。

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圣人的故里就一定出圣人?这个好像谁也不能下保证。但环境对于人的激励倒是真的有积极的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是文章的优劣靠什么来判断?俗话说,文无第一。所以在更高层次的选拔上,实际上很难确定谁一定能考中。唐寅觉得能考中吧,还过解元,但陷入了科考舞弊案;你得承认王守仁聪明吧,你得承认张居正厉害吧,但照样不能一战定乾坤。

这样看,婺源的龙脉保卫战实际上是愚昧的文化保卫战,但人类社会的问题在于,一旦很多人相信这个理念,这个理念也能成为影响现实决策和行动的实际因素。所以,从共情的角度看,这场婺源龙脉保卫战很有道理。

那这个历史故事的价值在哪里呢?

一,了解了明代科举制的流程;

二,了解了万历矿税失败的原因(太监与包税);

三,了解了官员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诸多办法(有的善于调和,既考虑士绅利益,还要考虑民变的风险,还要考虑上级的意图;有的善于写报告,也就是会做PPT;有的立场与士绅们完全一致,抓起人来雷厉风行,善于挑动群众之间的告密和内斗)。

相关文章

  • 显微镜下的大明

    婺源县保龙脉案以官府胜利为终,虽然灰户和囤户并未就此销声匿迹但还是被官府的强制政策给抑制。官府的办事原则就是问带头...

  • 《显微镜下的大明•婺源龙脉保卫战》笔记(一)

    万历三十二年,婺源知县谭昌言收到了一封请愿书。请愿书正文不过三百多字,却有五十五人署名,其中三十四人是曾在朝中为官...

  • 《显微镜下的大明•婺源龙脉保卫战》笔记(二)

    新上任的婺源知县金汝谐很郁闷。 金汝谐是新科进士。婺源知县这个职位,原本是轮不到他的。只因前任知县谭昌言父亲去世,...

  • 《显微镜下的大明•婺源龙脉保卫战》笔记(三)

    婺源龙脉苦等几年,终于迎来一位决心守护它的人——赵昌期。 赵昌期也是新科进士,出身不怎么好,岳家在官场有一定的势力...

  • 2019-02-17

    今天休班一天。早上起床很晚了。 从网上搜索看完了《学霸必须死 —徽州丝绢案始末》。然后开始看第二章《笔与灰的抉择 ...

  • 显微镜下的大明2

    因婺源县乡试中第的人数少而探究其原因,将其归因于婺源县龙脉被损(因为焚烧石灰),乡绅等上等阶级想保住话语权所以禁止...

  • 来了,走了

    丁酉年壬寅月已丑日 出门至婺源 现,那一抹白与黄,己梳好妆 初到婺源,看的是 蓝的天、白的墙、灰的瓦 还有那呼之欲...

  • 第一次看《爱情保卫战》节目

    《爱情保卫战》是天津卫视推出的情感心理节目 那些在爱情道路上面临抉择的真实情侣,双方通过交流、沟通与争辩把各自内心...

  • 再过几天,这里将会成为最美的写生地

    素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 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中 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 婺源最美的时光倏然来临…… 这...

  • 笔论抉择

    文/羽嫣般若 <1> 滚滚红尘,翩翩人生,微微一笑,倾城而过,万千人群,有缘相遇,便是缘分。前世今生,行善积德,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pc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