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2)

作者: 无心妙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17:40 被阅读23次

佛陀(2)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的终止。——佛陀

一. 正见:此乃四圣谛之理,认识自己本来面目之智。

二. 正思维: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完全去除了错误、不健康的思想和认识。所以正思维具有消除不善、发展培养善的作用,应包括三个方面:

1. 远离欲乐,无我不执着。

2. 慈善无瞋。

3. 无害,悲悯同情。

贪、瞋,加上愚痴是此世间一切痛苦的主因。有情众生不是爱执于适意欲望的外界,就是瞋恨背离欲望的事物。由于爱执,有情众生贪求物质享受,不择手段,以达到欲望的满足;由于瞋恨,有情逃避不适意欲望的事物,以至想毁坏它。但是如果有情通过内在的智慧,抛弃自我,那么爱执和瞋恨就会自然消亡。

三. 正语:正思维引导正语,包括不妄语、谤语、恶语和绮语。如果一个人抛弃了自我,他就不可能为了自我而妄语、谤语,他就会诚实而值得信任,因此而发现别人的善美,而不是欺骗、毁谤、批评乃至分裂自己的同类。慈爱无害的意识就不会导致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的语言,他所说的不但真实,柔和动听,而且起作用,有效果,也有利于他人。

四. 正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在愚痴的引导下,杀和盗以贪瞋为基础。在精神发展之路上,众生应渐渐地断绝此三种不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不净就无立足之地。

五. 正命:纯洁身口意三业之后,众生应致力于正命,那就是不事战争之具、不事人口贩卖、不因屠杀而饲养牲畜、不事酒业及毒品。

六. 正精进:包括四个方面:

1. 令已生之恶抛弃。

2. 令未生之恶不生。

3. 令未生之善生长。

4. 令已生之善发展。

七. 正念:正念就是正确地忆念身、受、想和外色。对此四种的正念能去除欲望、快乐、常、“我”的错误认识。

八. 正定:正精进和正念导致制心一处的正定。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助手,正定通过潜在智慧的作用,觉悟事物的本质。

和往常一样,善施准备挤奶。但他发现那儿摆着两只钵,问道:“尊敬的先生,昨天一整天我都没有见到您,我还以为您走了呢,我很伤心。尊敬的先生,那儿有一只好钵。我就把奶水挤在那只钵里吧。”

“善施,这只钵是给你的。拿去吧,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还是把牛奶挤在那只粘土钵里吧。”

善施没有再争执,他马上挤满了一钵牛奶,捧到佛陀面前,接着,他拜倒在地,顶礼了佛陀,然后站起身来,问道:“尊敬的先生,如果您同意的话,我就拿走这只金钵。它会派上大用处。那块草原中央一滴水都没有,我可以从这条河里装水带到那儿去。”

佛陀无限悲悯地望着善施,说道:“善施,如果说,我来这块美丽的乡郊是为了欣赏风光的话,我现在已如愿以偿了。你对我很好,但愿你前途美好。高贵的南蒂柯的女儿在我成道之前,用吉祥奶油饭供养了我。请转告她,我走了。”

“尊敬的先生,您将到哪里去?”

“孩子,我不知道。”

“尊敬的先生,我感到很伤心。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您这样受人爱戴、说话善良的人。您赢得了我的心。”

“孩子,战胜了自我情感的人确实是慈祥可爱。他们对万事万物无贪无瞋,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这些就是我与众不同之处。善施童子,现在,与你爱戴的人分别,你感到伤心,同样的,你可知道,有一天,你不得不与你热爱的世界,你心爱的牛群和草原永别?”

(摘自《觉者的生涯》

[斯里兰卡]贾雅瑟纳·嘉亚阔提亚著 学愚译)

相关文章

  • 佛陀 目录

    佛陀 目录 佛陀1 佛陀2 佛陀3 佛陀4 佛陀5 佛陀6 佛陀7 佛陀8 佛陀9 佛陀10 佛陀11 佛陀12 ...

  • 佛陀(2)

    佛陀是每个浪子的家 而我决心,浪迹天涯 西天极乐是佛的追求 而我只是,渴望自由 佛只教给你参透轮回因果 却不曾让你...

  • 佛陀(2)

    佛陀(2)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的终止。——佛陀 一. 正见:此乃四圣谛之理,认识...

  • 佛陀2

    那些,认为修佛就是为了往生净土,为了灵魂再次轮回的人,都是佛陀后几世的弟子们痴心妄想发展出来的理论。佛陀在世时,没...

  • 芳疗-精油-佛陀木CO2

    佛陀木CO2 佛陀木CO2,Eremophila mitchellii,佛陀木是濒危物种,CO2萃取,也叫Fals...

  • 《佛陀传》2

    P17他父亲从前曾对他解说过,婆罗门是最高贵的阶级。所有出自这个种姓的都是祭师或熟读《吠陀》及各类经典的教士。大梵...

  • 芳疗-精油-佛陀木CO2

    佛陀木CO2, Eremophila mitchellii,佛陀木是濒危物种,CO2萃取,也叫False Sald...

  • 初窥佛门(重读佛陀的故事2)——读《佛学入门手册》有感系列之三

    重读佛陀的故事2 接上文 关于佛陀的出家 佛陀出游四城,遇见老人、病人、死人的痛苦情形,又看到出家修士的快乐神情,...

  • 了解佛法对生活的启示(一)怎样面对苦与恐惧

    读<次第花开>,起初最被打动的是以下几个点: 1.佛陀说苦 2.佛陀论恐惧 3.佛陀让我们理解无常和无我 关于苦有...

  • 读《巴利经典中的佛陀生平》有感

    佛陀的慈悲 ——读《巴利经典中的佛陀生平[https://www.jianshu.com/p/d2fac70a8c...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陀(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qg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