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经历的25个11月中,2016年的11月,意义却更显不同。
2016年,我21岁,在西安上学,大学三年级。
那一年11月,我去香积寺看银杏树。一入深秋,西安的光彩就全被银杏夺了去。片片银杏叶在秋日里金灿灿的守护,演绎着这座城市迷人的鲜活。第一次进入佛家寺庙,第一次见到和尚,我是欣喜万分的:原来和尚也戴眼镜,和尚也有手机。
那一年11月,我看了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当时哭得不能自已。我感动于帕万无国界的人性之善与两国民众跨越民族宗教的人间大爱,也感动于临别之际在边境线上沙伊达的那一声“叔叔”,喊破了桎梏小萝莉6年的发声障碍。对于有身体缺陷的孩子,他们的恢复需要医疗技术,有时却需要奇迹。爱,就是奇迹。
那一年11月,我去听了历院于赓哲老师的讲座。那晚于老师讲魏征,一如既往的幽默精彩,报告厅座无虚席,好多同学不得不站在后面听讲。我当时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这样的教师:站在台上,像一道炫目的追光,黯淡台下所有学生的脸和眼。
那一年11月,我做了招生办的学生助理。最初我参加面试的想法很简单,出于自我治愈。但入选之后,我在无休止的繁琐忙碌中深深体会到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培养一个大学生更不容易。而作为教师,最初的梦想一定是更高的平台、更优秀的学生,但有什么比天地和人心更大呢?
一晃四年了。
而四年来经历的所有幸与不幸、悔与不悔,你记得也好,忘记也好,都如其他数个四年一样,蹉跎年华,无声流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