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静坐第五天,今天我听到手机信息响的声音,知道准备要开始了,但我起不来,迷迷糊糊又睡着了。再次清醒是听到鸟叫声,这次想起床,但女儿不同意,躺着的自己又迷糊着睡了。
在睡睡醒醒之际,我听到了内在指责的声音。这一周中,这个声音第一次响起,前两次因为睡过头,因为照顾孩子没有参与,自责的声音都没出现过。但今天出现了。突然发现,原来自责是为了给起床增加动力。
这个模式多么熟悉!在教养中随处可见,人总是习惯性地通过责罚让孩子往自己“好”的观念靠拢。而这一方式能收到效果,在于孩子想获得认可,恐惧也是一种力量。
我看到自责声音的来源,是我开始去认同,当“我”去认同时,便会用自己所理解的标准去规范自己,因为观念里,只有做到“标准”才是“好”的,我不希望自己不够好,所以希望自己去达标。
当我看到自责背后的原因时,我彻底清醒了,我想把它记录下来。而恰好女儿也重新熟睡了。
起床,准备好后,时间是6:34。是为了消除认同感吗?还是叛逆小孩在作怪,我选择了不同的方式静坐,没有开启往日的静坐音乐,我得承认不是很喜欢那种哦哦的声音。
静坐,最先传进耳朵的是周围的声音,清晨那一刻的鸟叫声很热闹,各种各样的鸟在各自鸣叫,蛙叫声,公鸡的啼叫,孩子偶尔翻身的声音,雨滴的跌落声,间或有一两声机器的声音……
每一秒钟所响起的声音都是新的,响起之后就成了逝去的永恒。每一刻当下都是新的,而我们却总用记忆和经验在生活,这是静坐中一个深刻的体验。
这种方式的静坐,我发现自己没有昏昏欲睡。
而且,我发现当我们拘于形式时,只是为了追求认同感,而不是探究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