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孔子的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完全体罚过学生,也打骂过学生,也耻笑过学生,也鄙视过学生,那就是因材施教。
其实应该是叫这一句话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学生来讲,对于受教育者来讲,有的人他就是那种做一做才能够上瘾的感觉,李云龙一样打一打卖吗?或许效果更好,她就需要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格局。大教育家往往就能够把一切教育行为变得随手拈来。
有时候我们把孔子对于一些看不起别人的话,当成了一种腐朽的封建思想,其实大有不必可以这样认为,例如孔子曾经有学生问他关于农业的事情,孔子说他不明白不如谁谁,这个道理其实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表现,在我们的历史课本或者语文课本中将解释成。看不起农业看不起农民的行为,我认为这种解释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对于孔子来讲,弟子3000,贤者72人,他的比例2.4%这远远低于我们现在学校关于优秀率以及合格率的一个要求。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很多学生被孔子言语讽刺,很多学生被孔子体罚出学校门口,在教室外面站着听。
我们把这个比例换成一个班级50人的话,那一个班级里面才有一个比较优秀的人才,我想这对于现在的优秀率来讲,孔子几乎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在过去人们比较认可,只要能够成才,不管你怎么教你,哪怕打打妈妈都可以,所以说不影响孔子成为教育家的同学,不过现在如果要再这样做,肯定会被告到国家教育部去,我想孔子的职业从业资格证书也给撤销了。
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讲,从孔子的这个牛气冲天来看,教育家这个称号是坐实了,谁都抢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