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楼梦语言艺术欣赏第一课:石头是无材补天还是无才补天 | 徐景洲

红楼梦语言艺术欣赏第一课:石头是无材补天还是无才补天 | 徐景洲

作者: 徐景洲 | 来源:发表于2023-11-06 12:44 被阅读0次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红楼梦的心得体会,共同度过一段欣赏、陶醉于世界顶级文学瑰宝红楼梦的美妙时光。记得伟人毛主席对高级干部说过:不读红楼梦就不算有文化,甚至说,没读过红楼梦就不是中国人,中国没有万里长城可以,不能没有红楼梦!总而言之,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之书,红楼梦的伟大与重要,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我从十四岁起接触红楼梦,半个世纪过去,不弃不离,越读越爱。红楼梦不知读了多少遍,课不知讲了多少次,读书随笔写了数百篇,红学的文章也多次发表过,是一个不铁杆的红粉。红楼梦真是太美了,可以说,爱上红楼梦,是一生的幸福,红楼梦是可以一生读的书。

但红楼梦博大精深,穷其一生,也难读透,我们的这个专题讲座,只是就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作一些管中窥豹的探讨,咬文嚼字,细品慢赏,抛砖引玉。

红楼梦语言艺术讲座,主要从红楼梦不同版本异文的比较上,欣赏曹雪芹原笔的无比精妙。我们知道,小说是语言艺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切入红楼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阅读方法,更是极大提升我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

0无材而悲号与无才而悲哀

   红楼梦开篇,讲红楼梦一书的来历,是从女娲补天讲起的。女娲炼石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结果呢,补完天,就剩下这零一块没用,被遗弃在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于是才有了人间的一部红楼梦,这也是红楼梦原名叫石头记的原因。

这块石头当然是有灵性的,是有生命的,也是有个性有抱负的,所以被遗弃之时,他就难免牢骚满腹,怨气冲天。

 对于这一点,流行很广的程高本是这样说的:“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孤立地看,这一句,并无不妥,但若与脂评本的甲戌本,也就是公认的红楼梦最早版本,也是公认为最接近红楼梦原笔的的脂评本相比较,就可以看到,这个对曹雪芹原著爱肆意删改的程高本,,将曹雪芹原笔的这四短句,句句作了篡改,不妥处甚多,谬改拙改处甚多。

脂评甲戌本是这样写的:“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两相对比,程高本将甲戌本“自己无材”改作“自己无才”,木字旁的材料的材,改成了独体字的才能的才。“材”与“才”,二词虽音同义近,却有本质区别。“才”,本意草本初长,引申为有才能,有才华,是人具有才能而未得实现之状态,即还未成“材”之“才”。这木字旁的“材”,本意为树木长大而成的可用之材,引申为施展其才能于事业之人材,即才能实现之状态。两者是树苗与大树,或树木与栋梁之关系,如说一个人是栋梁之才,却未必能成为栋梁之材,有才未必成材。

 回到原文语境,比较两词的词义,更可见出脂本用词之精准与程本改词之浅拙。

 女娲视单独剩下来的这一块石头为非补天之材,即石头虽有才,但不是可用于补天之材,所以才成了“无材”。而石头又恰恰自认为并不比别的石头差,不仅有补天之才能,而且也是补天之材料!他的悲愤正在于才能无法施展而难以成为补天材料!他的痛苦正在于女娲认定他成为了补天之才而弃之不用。有“才”而不能成“材”,这正是石头的巨大痛伤绝望所在。显然,“材”比“才”更能体现石头怀才不遇的委屈忧愤与抱负理想。而这,正是古今怀才不遇而被埋没的人才材之悲!

 程本将“材”改为“才”,仅从才华上去理解,而没有契合女娲补天这个特定背景,仅从人才上着眼,而没有契合补天石材这个物理特点,避重就轻,隔靴搔痒,自然难得作者初心要旨。

   程本又将脂本“不堪入选”改作“不得入选”,也属义近而质远。“不得”是不能够之意,语调平淡,语意平和,心态坦然而较少感情色彩,哪里是正处绝望悲愤之中的石头口吻?“不堪”则有较强烈情感色彩,指境况坏到不能忍受之程度,语调沉重,内心怨懑,显然与石头因不能补天而悲愤不已的心境相契合,准确而不可易。程本的擅改显然又失之皮相,不知作者初心命意何在。

   程本将脂本“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改为“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换词删词压缩句子,下的修改功夫似乎更大。脂评本的“怨”与“叹”是怨声与叹息,表现石头因被弃用而怨愤哀叹之痛苦绝望的悲情状态,故尔“日夜悲号”,呼天不应,呼地不灵,以至于不能不为自己成为“无用之材”而心生“惭愧”以自怨,这就很细腻很有层次地展示了石头被遗弃的心路历程。程本打乱词序横加删改,以后“愧”替前“叹”,让石头一开始便心生怨愤与惭愧,心态矛盾,杂乱无章。而在痛苦不堪时却不是日夜放悲声而号哭,而是压抑情感释放的“悲哀”。这“悲哀”淡化了石头怨愤之情,模糊了石头的义愤之态,顿减了石头悲伤哀嚎的悲剧性与冲击力,降低了石头蒙受遗弃之冤的悲剧形象的心灵震撼力与感染力,是毫无艺术张力的平铺直叙,当然也是弄巧成拙的修改败笔。

 无材而悲号与无才而悲哀,两个一字之差,却在表现命运悲剧人生悲情上有着霄壤之别,我们从两相对比中,不仅欣赏到了曹雪芹原笔之美,也可以领悟到红楼梦的阅读,有版本的选读上,是何等重要!选不好版本,就如进宝山而:寻不到真宝!

相关文章

  • 林黛玉原来姓苏!|当代曹雪芹

    《红楼梦》开篇就写了一个神话般的故事,女娲补天剩下最后一块石头没用,就是这一块无材补天的石头引发出后面原来女娲氏炼...

  • 《无材补天》偈语赏析——天生我材,还是无材补天?

    曹雪芹为《红楼梦》开篇煞费苦心,为把真事隐去,用假语存焉,先后用《山海经》神女娲皇补天遗石、癞僧跛道引玉入...

  • 红楼梦欣赏课:女娲遗石是无材补天还是无才补天

    伟人毛主席对高级干部说过:不读红楼梦就不算有文化,甚至说,没读过红楼梦就不是中国人,中国没有万里长城可以,不能没有...

  • 2020-01-07

    《红楼梦》里的补天石很有趣。他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可是悲号惭愧又有何...

  • 宝玉的石头和孙猴子的关系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书中石头是最大的谜团。...

  • 《红楼梦》贾宝玉无材补天(曹雪芹)

    《中国诗歌集》AAE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许多年。 此是身前身后事, 请谁记去作奇传?

  • 久智拙评红楼梦

    楔子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 曾为歌舞场 《红楼梦》开篇第一章,便是交代故事来历,故事从一块无才补天的石头...

  • 无才补天 宝玉通灵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神秘气息的古典名著。通灵宝玉是本书中一个重要的线索。如果把其中诸多人物、情节比作珍珠,那么这块...

  • 活着通透需要智慧

    昨天,闲来无事,顺手拿起床头书《红楼梦》,重温开篇文字。无才补天的顽石,被世景的繁华富贵吸引,经过一僧一道的度化,...

  • 《红楼梦》前五章读后感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世便有过不解的恩怨,贾宝玉是无材补天而被女娲扔下的石头,而林黛玉则是被石头所灌溉滋润的绛珠草,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语言艺术欣赏第一课:石头是无材补天还是无才补天 | 徐景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at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