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活着》里面这样写道:"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我们是选择死亡还是努力活着?我选择后者。
电影里欧维被小区人们公认为是个孤僻固执又古怪的老头,堪称“偏执狂”。他对邻居时常大喊大叫,固守成规,心情不好还跺脚吓唬一下温顺的猫咪,邻居需要请他帮忙的时候他却把对方批判一通。看到小区的姑娘在遛狗,每次都威胁要把小狗当成拖布扔出去。看到禁止开车的小区有车辆进入则大叫的跑到车辆前对司机破口大骂。他讨厌私自驶入社区的车辆,讨厌随处小便的狗,讨厌没有分类的垃圾……总之,他讨厌不遵守规定的一切行为,所以总在每天清晨进行社区巡视,摆正所有他看不顺眼的事物。
同时,欧维也是一个历经坎坷的男人。早年丧母,成年早期父亲又在工地丧命。和妻子结识可谓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件事。在家庭美满人生巅峰的时候,一起车祸又夺去了他还在腹中的孩子,妻子也双腿残疾无法再生育。这些经历让本就是孤僻内向,回避倾向的欧维变得更加愤世嫉俗,一种因命运带来的愤怒席卷了他整个生活。对抗与冲突变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类和欧维一样,爱好争斗的人。这样的攻击型的人和屈从讨好型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起屈从讨好,他们更不惜一切的好斗,兴致勃勃,处处留意,不惜死命相争以证明自己正确。屈从型害怕争斗,害怕取胜;攻击型的人则输不起,只能赢不能输,并且武断的认为自己正确。承认错误不仅暴露出他的愚蠢无知,也暴露出他的软弱可欺,这是不可饶恕的。(《我们内心的冲突》 Karen Horney)
但是在欧维坚硬外壳之下,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善良温柔又热心的老人。他之所以古板固执,是因为想让社区井井有条,他用电话和信件上访,是因为对国家对秩序存有信任。他虽然吓唬流浪猫咪,可是在猫咪被人欺负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挺身而出维护它的,更别说后来,在寒冷冬季猫咪瑟瑟发抖的时候,欧维收养了它,每天给它喂上好的金枪鱼罐头。他虽然对邻居大喊大叫,可是在对方需要他来修暖气的时候,他找了个让对方还东西的理由,去到她家把暖气管修好。虽然开始极不情愿,但是他最后还会教邻居家从伊朗来的不会开车的女人如何开车,还会在别人送饭给他的饭盒上面写感谢的小纸条。等等等等。刀子嘴豆腐心,典型的外冷内热型人格。
他从不依赖别人,一切都靠自己解决。他也不是那么喜欢别人亲近依赖他,或许这是一种负担。他变得越加孤独,对周遭的不满也与日俱增。在他如此对抗的生活背后,总有一种无力与绝望。之后妻子因为癌症离世,他被工作了一辈子的工厂以年龄为由被辞退。回家后的欧维便开始准备自己的自杀计划了。在此刻人生没有任何牵挂的时候,他选择了死亡。每天他都用一种死法来了结自己的性命。上吊,卧轨,用汽车尾气制造一氧化碳中毒,吞枪,他都尝试过。但每次自杀过程总会被某些事情打断,总有邻居来敲门,有时是送礼物,有时是借工具,有时是求借宿。每次设计好的自杀环节被人打断后,欧维总是怒不可遏。但是不论怎样设计,他总是死不了。更有趣的是,卧轨那次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还因此救了一个人的命,成为无名英雄。
欧维对生活失去兴趣,这种无望与无力感是真的;可是在他潜意识里,那种想要与人联结,渴望生命与希望的感受也是真的。
写到这里,或许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猜想:欧维他自杀的种种行为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他期待被人发现的渴望 ?是否正是因为这些对人依赖,与人联结的倾向太过强烈,所以他才会不得不带刺的来人为的建立起一种防御工事?或许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他窒息了自己对他人的好感,也窒息了想得到他人对自己好感的欲望。
但是,就像他的邻居说的,人不可能独立生活不依赖任何人。只要存在在这个世上,始终是要与人发生或深或浅的关系的。
最温柔的是,欧维爱妻子就像爱生命。索尼娅是欧维生命里的一道光,在欧维一无所有的时候爱上并嫁给欧维。深知与妻子的相遇是一种幸运,所以欧维格外珍惜,在妻子去世后,他每天都会带一束粉红色鲜花去看望妻子的墓地,与“妻子”聊天。但更令人动容的是,他想要以自杀的方式早日见到妻子。欧维赴死就像赴一场约会,精心打扮,穿上熨帖的西服,然后从容自杀。
是吗?你为什么在家吃 那样你就可以点你想吃的了��
电影里面还有几句台词,也都很棒。
人生当然很美好,生活的意义也不止一个。只是失去了你,我的生命里那些光彩,那些怦然心动的瞬间,在不能重来。
爱上一个人就像搬进一座房子,一开始你会爱上新的一切,陶醉于拥有它的每一个清晨——但经年累月的房子外墙开始陈旧,你会因为它本该完美的不完美而渐渐不再那么爱它,然后你渐渐谙熟所有的破绽和瑕疵,而这些都是会赋予你归属感的小秘密。
有件事是肯定的 此生无论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都逃不开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