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
001 产品课
想到人从本质来说,也是一种产品,通过满足别人的某种需求实现价值,而为自己带来了不断换取价格的能力。
于是,跟很久没有冒泡、今早主动送上门的老铁说,要去他的朋友圈看梁宁的产品思维课。老铁很快把链接逐条转给了我,感恩。
说一说我自己看完30讲和加餐以后的收获:
比套路更重要的,是把细微的体验做到极致
你要先让自己值钱,后期自然少不了赚钱
Don't make me think. 迎合用户下意识的选择,让对方产生安全感而不是引发防御
痛苦是真正的生产力,也是创造力的来源
把自己打造成景观,你的一言一行包括外表,都是个人品牌
互联网商业的3个核心词:产品、流量、转化率
……
另外,作业的设计很不错哦。
002 价值1亿美元的问题
2012年,KK在北京腾讯会所和马化腾对话的最后,马化腾问了KK一个问题,“谁将会成为腾讯未来的敌人?”
KK笑称这是一个至少价值1亿美元的问题,不过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经典“失控式”答案:
在互联网世界,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从来不会出现在一份既定的名单中。
也许哪个地方冒出来一只灰犀牛,把你的现有领地冲撞得七零八散。
总感觉,互联网也许会像当初的电力,最终变成了一个工具,人人都有机会借助这个工具,开启不一样的可能。
当然,如果本身已经自成生态的系统,抵抗外界变化的能力也更强。同时,也有可能因为体型庞大转型不易,被灰犀牛直接一冲掉落深渊。
不过呢,如果这个组织本身是自下而上自发展出来的系统,本身在进化过程中自带不断优化的基因,结果又会如何?成长为巨无霸吗?
003 白开心 vs 都开心
《绝代双骄》中,有个损人不利己的“白开心”,而现在的互联网游戏,在早期的拼杀之后,也许大家怎么一起把蛋糕做大,让“人人得利,无人受损”都开心,也许更能持久发展。
004 试错的成本很低
就像樊登在讲《可复制的领导力》时所说,把书籍的内容应用于生活,其实试错成本很低的。大不了错了再换一个被人验证过的方法,好过自己重新摸索。
要相信,你遇到的问题,早已有人碰到过,而且已经有了解决之道。我们只不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不同的方法排列组合而已。
不过,也恰好是在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对某些书籍的滥用,让我看了觉得非常不舒服。而提到的某本书籍,恰好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带给过我很大启发的书。
知识本身是中性的,而使用知识的人,未必。
金句
问题是有限的,一天发现一个,解决掉,你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
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
任何产品都有核心技能,其宗旨就是能帮助到用户,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核心能力要做到极致。要多想如何通过技术实现差异化,让人家做不到,或通过一年半载才能追上。
产品经理要关注最最核心、能够获得用户口碑的战略点。产品在局部、细小之处的创新应该永不满足。
开发的产品要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马化腾
内容相关
《可复制的领导力》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腾讯传》
《水哥带你看世界:发现观察的乐趣》
网友评论
1、产品设计要有体验地图。(一个演讲也是一个产品)
2、互联网产品玩的是三级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