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会思考诗歌和别的写作方式有什么不同,字数?这只是最表面的,而写作方法等也是很多人用来区别诗歌和小说、散文等题材的。
而我认为诗歌是灵魂的,这就是区别,别的题材只能说是很小一部分灵魂的,而诗歌是完整灵魂的。
下面就以我上周的一首诗开始今天的思考吧!
《面朝大海,向死而生》
我不会向生而死的,从今以后,我要向死而生;
我不会因为喂马、劈柴,也不会因为粮食、蔬菜,面对大海而轻易踏过生死的限界;
但是现在想来,我的前半生如此的愚钝,把现实的冷漠、残酷当成虚无的附庸,把死后的虚无强加给活生生的当下。
还有那理想和现实的羁绊啊,这不是生命的错,更不是亲情该承担的苦楚;
诗人啊,是灵魂的孩子,却成为了世俗的奴隶,诗人啊,背叛了灵魂,却自欺欺人的凝神灵魂的影子。
而我,为了鄙视以后的,还有那以前的虚无,我会把凝视它,把玩它,因为它,我现在的生有了意义。
某一时,当我即将离开,我会面对空气深深地吸,感受着清凉经过口腔、喉咙和内脏,感受着心脏蹦、蹦、蹦的跳动。
海子死了,临死前面对女友的分手,其他诗人对自己的质疑,卧轨自杀。这个时代的顾城,另有所爱,杀妻上吊。三毛在医院用女人的东西——丝袜,自杀。
为什么诗人自杀的多于其他类型的创作者呢?因为诗人是追求灵魂的,追求极致的,而灵魂和极致虽然美好,但是终究不能触及,只能留下痛苦。而实现却是“现实”的,现实可能源于灵魂和极致,但是现实同时也在抹杀、摧毁灵魂和极致。
同时诗人是感性的灵魂,理性的作家,理性却只是手段,只是为了显露感性,感性才是诗人的实在。极致和灵魂无法得到,该如何呢?
下面再说一说哲学家,哲学家也是追求灵魂和极致的。和诗人的共同点都是感性灵魂,理性外衣。区别就是文学色彩而已。大家看一看下面这一张图,近二十位哲学家幼年多数为单亲早亡,或双亲早亡,而在成长过程中,陪伴他的多有女性。成人之后多有疑病症、畏惧病、抑郁,甚至自杀等。
哲学家的童年是痛苦的,女性的陪伴成长又造成敏感、多情的性格,成人后把经历用在研究哲学上,最终走向了崩溃。
写到了这里,我也有些怕怕啊,我的第一追求是哲学,我的第二追求是诗歌,因为我爱极致。以前心里也有着极致的追求,和无法求索的痛苦,而最近几年思考极致和现实的关系。现实对我来说包括我的存在、亲情,这两样我是无法割舍的,而又如何平衡两者呢?
现实是极致的物质基础,现实把你思想中本没有的极致激发出来,尤其是冷酷的现实。而对于极致,尤其诗歌我们该如何做呢?诗歌不仅是极致的,更是美的,美学的。美证明我们存在的意义,诗歌亦如此。同时追求极致而走向极端,失去生命和亲情,是否会更加痛苦呢?
追求极致就是爱自己,自己就要爱美,要自作多情,用你的诗歌书写你的美,你的存在,你的意义,你的亲情。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极致而不极端,下面以我半年前写的一首诗结束今天的思考吧。
《坠下》
我在病床上躺着,身体犹如,一堆拼凑的肉上,随意摆放着微息的灵魂
那天我从天台上坠下,抛却了痛苦、亲人,我想,我还抛弃了我自己
十三楼家有个小女孩,就像个野小子,骑自行车时,恨不得脑袋伸长甚至超过自行车,今天我看到她了,她在和爸爸在家里比武
十二楼的老大爷,每天摇晃着木桩似的身体在小区里走圈,今天我看到他了,他在家里继续走着
头发遮住了我的眼,来回的摆动,是它在阻挠着我,还是我想拨开它,被我抛出的泪水,连成了两条丝线,似秋千一般,牵引着我,稀薄的空气,虚伪的做出撑起我的姿势
七楼的好邻居,每次都找我下棋,总输,还气急败坏,隔不了几天,笑嘻嘻的还回来找我,今天我看到他了,他在家里摆棋谱
六楼的男孩,每天和女朋友吵架,吼叫声顺着电梯钻进我的家里,今天我看他了,他们依偎在一起
童年是美的梦,我害怕它的破茧,自私的把它按压在心灵角落,而放纵着恣意的欲望,篮球、足球、秋千,欢笑声、哭闹声,围绕在我的周围,我模糊了,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这块草地……
我躺在病床上,旁边人扶在枕边凝固着,头发似柔软的白桦林
我躺在病床上,阳光透着玻璃射向我,鲜花的味道浸润着伤口
我呼吸着,通过一呼一吸,散碎的身体,连接着、融合着
我呼吸着,融化着禁锢童年的枷锁,融化着欲望的触角
我呼吸着,感受着身体和外界的交融
我呼吸着,感受着生息的流动,感受着轻柔的抚摸
婆娑世界:我本生在婆娑世界,此届本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如今谓之现实世界。因为婆娑,而追求极致,可婆娑是实在的,极致幻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