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简书那些事

作者: 三门峡751陈志朋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06:42 被阅读76次

记得上中学时就爱写写画画,我的作文还曾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过,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心里暗想:我要好好学习,多写多练。后来也曾写过一段时间,但升入高中进入繁忙紧张的高考季时就搁浅了。大学期间重拾笔头,坚持写日记,写所想所看所思,及至毕业。那段时间疲于打工找工作,于是又一次搁浅了。后来有了QQ,在空间里写......被人点评,点评好了心里还有点窃喜,点评不好了好长时间有一点小沮丧。日子就在窃喜与沮丧中相互交替着,我也在空间里写下了我的高兴与不快,空间成了我发泄的地方。自从加入了同事,办公群,习作又一次被搁浅了,我更换了QQ,不再写,不再将所思所想放入QQ。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实话实说,但实话实说不好听,还得罪人,而我又不喜欢说假话说奉承话,因此我只有保持沉默。偶而写几下多是用隐晦的手法,生怕被人看中心事或被人当做谈笑论资的资本。

2017年12月遇到简书,又开始了我手写"我看我想我思"的生活。2018年1月18日,那是一个记忆深刻的日子,我成为了编辑。我有点蒙圈,我惶恐不安,唯恐辜负了国栋老师的厚爱。我咨询了度娘,才知何为编辑及身为编辑的职责所在。

我谈简书那些事
编辑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类职业身份。指对作品等进行编写。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士,中文被称为“编辑”或修改,编辑属于一种职业,其对应英文词汇为Editor。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主编或总编辑(总编)。

编辑是某一种具有专业素质,并从事该专业的文字工作的文职人员,最主要的任职单位包括出版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络媒体等。

编辑的分类包括两种,文字编辑(Copy Editor)和美术编辑(Art editor)。前者主要负责行文措辞、知识点描述、内容结构,后者则需要揣摩分析著作的选题、中心思想、学术真伪、理论价值,所以编辑具有专业偏向性,比如文学、教育学、哲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都有相关的编辑工作。

不同于文字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岗位,编辑不仅需要读懂某一种类型的图书还要能够评审一类专业性内容。一本书、一份论文、一篇文章的出版或是发表与否,编辑有决定性作用;文字编辑只负责对选定内容进行细致化的整理和修改。

通过度娘,我将自己定位为文字编辑,只负责对青椒学员所投文章的内容进行细致化的阅读和点评修改,以及接收与拒绝。

我深知自己学识有限,不敢妄加点评,只是用心阅读,提出个人的建议。刚开始投稿不是很多,为了增加投稿量,鼓励学员的习作兴趣,只要投稿,我阅读后提出个人建议后都接收了。

后来随着投稿数量的增多,我和另一个编辑商量了投稿内容的取向问题,拒绝了一些文章。拒绝并不是说写得不好,而是认为与教育无关。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将我所看到的简书里写作的一些通病写出来,希望能对大家以后的写作有点帮助。

(一)的地得混淆,乱用一起。

我记得在我上学时,老师曾这样说:的后是名词,地后是动词,得后是形容词--形容得前动词怎么样。现在好像不说词性,不严格要求这三个字的区分,但是我还是想说这三个字是不一样的,是不一样的。

(1)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2)名词前面是“白勺”
动词跟着“土也”跑
形动后补“双人”到
默记五遍脑开窍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 “的” 名词
修饰限制 “地” 动词
动词(形容词) “得” 补充说明

是不是觉得很实用呢?以上是“的地得”最通俗易懂的判定方法,一年级语文对学生运用这三个字还是有严格要求的。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

有些文章,整段都是逗号,就是人常说的"一逗到底",看的我都喘过不气来;还有的文章通篇都是句号,一个半句也是句号,明显的与上句或下句意思还联着;还有的引用别人的话不加引号......

标点符号(punctuation):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详细标点符号使用见文中蓝色字链接)

(三)句子运用中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发现句子运用中也有一些常见的错误,主要有几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四)文章内容与题目不符

个别文章是两个皮,题目是题目,内容是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当然我写文章有时也东拉西扯,不过好在能及时言归正传,回到主题。

(五)配图与内容不符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不知你的插图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如果单纯是为了装饰,可在时光手帐里操作,满足你的美感。在简书里也浏览阅读了好多文章,个人觉得不服老的三叔做的最好,他文章的插图和内容好像融为一体。你读他的文章丝毫不觉得那是插图,而像是文章里的一句话。

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小女人,没有多大的野心,只想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在工作上尽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就行,承蒙国栋老师抬爱,委以重任,我也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切实负起责来,为"陕州在行动--青椒计划教育故事"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如有不对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相关文章

  • 我谈简书那些事

    记得上中学时就爱写写画画,我的作文还曾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过,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心里暗想:我要好好学习,...

  • 简谈招聘那些事

    在HR领域有了10年的积累后,我惊喜地发现大家对我的招聘工作认可度蛮高,从候选人到业务伙伴,包括汇报对象都很认同....

  • 简书那些事

    1 数月前,我身体欠恙,去医院检查,庸医误诊告知是恶性病,换种说法就是癌症。 从此以后,我以泪洗面,陷入深深的绝望...

  • 简书那些事

    2017.3.1号写了一篇文章《我不想当简约作者》,文中主要展现了自己陪简书走过三个月感受到简书的重大变化。但是不...

  • 我与简书那些事

    嘘,不说话,先上图。 不知不觉,我来简书已经有一年的光阴了,这一年如白驹过隙,飞逝而去。回顾这一年的光景,与简书的...

  • 我与简书那些事

    时间荏苒,不知不觉中也在简书这个大家庭待了一年多了,自己也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大家庭,每天都能收获到一些东西。 初来时...

  • 我与简书那些事

    与简书相识一月余,除了每日陪伴孩子,我的生活圈子是非常有限的,感谢简书在我有限的生活中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惊喜,...

  • 我与简书那些事

    初识简书,在大学四年级。保了研,平时的课程已经基本结业,除了科研任务,平时闲的时间较多。那个时候,简书对我的概念有...

  • 我和简书那些事

    这几天,在简书里看到大家都开始写自己和简书的年终总结那些事,其实要说年终总结这些事儿吧,我也写过一些,但是要说我和...

  • 我写简书那些事

    我想我今天打开简书,第一意外的就是我的总资产排名下降了不是一点半点—— 然后我才想起来,昨天我“一掷千金”,直接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谈简书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gv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