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期待,在生活当中有那么一个人,比如父亲、母亲、伴侣、兄长、姐姐、挚友;或者一个社会单位,比如家庭、单位、友情团伙、学习团体等,更够给自己以归属感。人是生而孤独的生物,所以归属感对人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为了这种感受,人们寻寻觅觅、求求索索、分分合合,带着希望去,大多数失望归来或者安然伤神。那么,这个人人都想要拥有的归属感到底是什么?所有的人寻寻觅觅,但并不是都明了这到底是怎样一种东西。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归属感。
所谓归属感,有研究者广泛的调查,大部分人有这样的共识,他们希望成为某个群体的一分子——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结,而且不用牺牲自己的真实性、自由或者权力。基于这样的定义,可能需要我们反思,当我们爱某人,想要为期营造归属感时,比如对待孩子或者伴侣,我们有没有尊重对方的真实性、自由或者权力,有没有把我们的意志以为对方好的名义强加给对方,把归属感营造成了束缚或者控制。
受访者一再提到,他们认为,如今,同样的恐惧和轻蔑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唯一因素,而不是共同的人性、相互信任、尊重和爱。他们感觉自己越来越不敢与朋友、同事以及家人发生争论或持有不同意见,因为人们之间越来越缺乏礼让和容忍。人们不愿在“忠于一个群体”或是“忠于自己”之间做出选择,而且他们缺乏共同人性层面的内在精神联结,这让他们真切体会到了“合群”和顺应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更多的精神联结赋予了人们更多表达个性的自由,且无须担心个性的表达会危及归属感。就像一些人说过的:“是的,我们在很多方面不尽相同,但在所有表象之下的精神层面上,我们是紧密相连的。”如今,大家连说这种话的勇气似乎都丢失了。是的,每一个人都期待、向往真正的归属感,但这种感受在现代社会成了稀缺资源。
由此,研究者总结出了真正归属感的四项要素,即:不再抗拒,互相靠拢;实话实说,且有礼有节;相信爱,和陌生人握手;外柔内刚,不改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