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是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一个人的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
人的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寒冬时自然界阳气非常弱。
因此,冬季养生重在温补人体阳气。

《黄帝内经》中,何为阳气?
阳气储藏在肾里,就是元气。
《黄帝内经》中讲阳化气,
阳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
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
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
为什么阳气会不足?
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就是阳气。
那阳气不足是因为什么原因?
熬夜伤阳

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因为这个时候阴气盛到极点,这是阴阳交接班的时间,又是阳气发芽的时候,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顺利进行。
少穿伤阳
短裙、露脐装、露背装……露的这几个部位,偏偏是最怕受寒的。肩关节、膝关节、颈背和腰腹这都是人体薄弱之地,最受不得沾风寒受凉。
滥吃伤阳
很多人偏爱冷食,夏天甚至冬天都爱偏冷的食物,长期吃着吃着,内寒就吃出来了。
懒惰伤阳
动为阳,静为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常运动,气血才能不淤不堵。而现代人最缺的就是这个,在家歇着,出门坐车,上班一坐坐一天,总不动,气血运行就弱,体力就会下降,内脏功能减弱,则寒从内生。
阳气不足的危害?
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
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
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
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寒
面色苍白、手脚凉、怕冷、心慌、嗜睡、宫寒、不孕、痛经、容易感冒、反复感冒等。
湿
肥胖、高血脂、高血脂、高血糖、关节炎、妇科炎、痔疮、黄褐斑、皮肤病、消化不良症,宫颈糜烂,月经不调,水肿等,甚至和肿瘤有关。
早衰
头发干枯、面容憔悴、皱纹增多、皮肤松弛、老年斑出现、精神欠佳、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月经量渐少、性冷淡,更年期提前等。
如何驱寒补阳?
补阳,壮阳就是为顺应自然规律。
补充日常消耗的阳气,
使身体达到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
人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
多运动,动能生阳

拉筋、慢跑都属于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老少均可。但是运动不能过量,过量则消耗阳气。
早睡补阳气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第二天人就会显得疲惫。
穿衣饮食暖,不伤阳

在生活中,我们要改变我们一些伤阳气的生活习惯,穿衣要暖,平常多喝热水、女性可多喝红糖水。
常暖背,能生阳
人的后背属阳,主一身阳气的督脉从后背的正中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从督脉的两侧通过。因此,如果让后背温暖起来,一身的阳气就会强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