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下昨晚去看了这部电影,看完我只有“情怀”二字来概括。电影通篇表达的是一种的情怀,一种关于个人追求,关于家国理想,更是关于真实,关于初心的情怀。
——芦苇说
张果果以灵魂拷问开场“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然后讲述了四个不同时空里自我选择的故事。如果说导演最后借张果果的独白来总结这部影片的内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那全篇的四个故事则是围绕着空军教练的一句“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来展开,但他们又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真实。
一 、麻木的忙碌,自我的思索
民国时期,吴岭澜英语成绩第一,理化成绩“无列”,老师劝他转学文科,而在那个时代最好的学生都学实科。他把自己置身于忙绿的麻木之中,同学们彩排话剧他在读书,同学们参加活动,他也在读书。梅老师告诉他: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他开始思考是否不必迎合潮流。直到泰戈尔访问清华大学讲着“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他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开始直面真实的自己。
二、家人的希望,自我的理想
抗战时期,出身名门、天赋异禀的沈光耀,意愿从军,母亲千里迢迢的大义恳求,不是普通的强求和逼迫,是一个作为知识分子的母亲的情与理“我怕你还没想好以后的生活,就没命了”。但是当炮火连天、国土沦陷,他内心挣扎之时,吴岭澜老师跟他讲了自己受泰戈尔启发的故事,他偷偷加入了空军部队,给穷困的孩子空运食物,最后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三、时代的命运,自我的寻找
文革时期,王敏佳因为愤愤不平老师被师母家暴写了匿名信,被师母发现闹到她上班的医院,同样参与事件的李想却因为害怕失去支边的机会缄默不言。调查发现敏佳有一个表叔在台湾,而且还撒过和毛主席合照的谎,于是被带上国名党的帽子,被辱骂被批斗,差点被人们殴打致死。青梅竹马的陈鹏本为了敏佳放弃去研究所工作的机会,却因为俗套的误会去了研究所,他找到半死不活的敏佳,带着毁容她去了云南老家。陈鹏去往新疆研发原子弹,漫长的异地恋情让彼此有了牵挂。敏佳徒步去寻找陈鹏,也是寻找从前的自己。李想在敏佳的墓前向陈鹏斥责她撒谎,而陈鹏回答:你从未给过她真实的勇气。
四、别人的希望,自我的良知
现代时期,张果果为奶粉公司做提案,期间认识了四胞胎家庭,却因被上司欺骗输掉了提案而离职,给了他们希望却无法兑现承诺。上司对手不断的告诫与拉拢,他对资助四胞胎家庭有所疑虑,对出卖前上司“报仇”的机会开始纠结。直到父母带他去救命恩人李想的墓前,告诉他李想支边在雪地里为了就他们而死,张果果听到了自己心里的声音“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与阴险的前上司不一样,与冷漠的前同事不一样,他只是他自己,关爱他人,不被裹挟。
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最佳选择”。王敏佳可以对老师的生活境遇置若罔闻,也就不会落得一个被批斗最终毁容的下场;李想本可以不把全部食物留给张果果的父母,也就未必会落得一个葬身雪地的下场;沈光耀可以回到他富裕的家庭,甚至或许可以出国躲避战乱,也就不会落得与军舰同归于尽的下场;张果果可以从此消失于四胞胎的世界,也就不会花出去那么多钱为这家人安置。但这些选择,真的是内心的声音吗?真的是无悔吗?
影片传达了一种浓烈的、高尚的精神,这种精神,高于“明哲保身”,高于“最佳选择”,指引着人们,在或盲从、或黑暗、或动荡、或浮躁的时代,给我们的精神世界一计闪耀的光芒。他们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不顾时代的潮流,不顾投机的“教诲”,遵从内心的渴望,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后来网上查阅才知道,这部影片是为庆贺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而作。不同时代的主人公有一个同样的名字:清华学子。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强权利诱的无畏,对社会世俗的正义,对自我内心的真诚,在这个趋利避害的社会里更加难能可贵。精神的传承——这也是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肩负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