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钟学会

作者: 石埭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2:45 被阅读0次

高考分数出来啦!相信各位读者一边查阅着分数,一边浏览报考指南。面对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数据,而这又是大多数学生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抉择判断,那么怎么选择自己未来四年的路呢?

以往会有各种各样的文章都在分析到底是优先选择专业,还是优先选择学校;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还是选择自己擅长的;是选择热门的,还是选择稳妥的;是选本省份的,还是一线大都市的。

那么,今天我们仔细从各方面考察下这些因素。

1.城市是有性格的

我还记得我的大学同学从遥远的海南、云南、新疆等等地方来到中部某个二线省会城市念书,毕业的时候又回到各地,因各种坎坷而深深后悔当初填报大学时没考虑好城市的选择,以至于错过很多机会。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适宜自己的城市的意义甚至比得上一所好大学。随着中国城市不断纵深,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大多数城市都在加足马力,拼命向前发展,挑选出一个对自己而言有发展前景的城市关乎一生的命运。

美国作家佛罗里达在《你属哪座城》一书中将城市分成三种类型:外向型区域/传统型区域/体验型区域。

外向型区域指此地区非常适合喜欢社交和享受生活的人们。

传统型则是喜欢密切关系、趋向于保守家庭的人们,一般都是成熟的工业城市。

体验型则是创意创业中心,聚集新兴产业,适合创意无限、有雄心做出一番事业的人。

根据这些,我从收集来的数据制作了一张表。

*表中我们从城市规模、经济、文化、政治、交通、民富、辐射力、国际化、跨城市移居友好度、高校得分等方面做了一个统计。前8个维度的数据来自网络,个人表示符合直观,于是直接用了。跨城市移居友好度根据各地的人才政策做了一个主观打分。来者不拒且有补贴政策的为10分,完全杜绝外来者落户为0分。对高校得分的规则是,一个985高校10分,一个211高校8分,一个普通本科5分,一个普通专科1分。以北京总得分为满分10分分别计算出其他城市的高校得分。每个维度的权重亦是主观判断。此表仅作为参考。*

对统计的表格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么几个规律:

1. 一线城市的复合性比较强,可以满足大多数性格的人群。

2. 在各项指标上,各个城市稍有偏重:一线城市除了在跨市移居友好度上非常低外,其余指标都是遥遥领先的。当然,深圳作为改开后的城市,高校上没有多少优势。但因为城市本身发达,使得深圳大学比一般的一本分数线还要高。这也是为什么深圳的人才政策比其他一线城市要好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二线城市正在迅速追赶一线城市。

还有一些其他的规律,请各位家长同学自行找。也可以自己找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2.那么我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

这个问题被众多的心理学家研究过,而世面上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性格模型数不胜数。但说来说去,大致可归为5各方面:

开放型。喜欢新的尝试,特别是知性的体验。此类往往好奇,有创意,有艺术家气质。

勤勉型。工作努力,非常自律。有责任心,注重细节,效率高,渴望成功。

外向型。喜欢出游、健谈、合群、有主见、热情、寻求刺激,喜结识新朋友,在大多数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当稳定、积极的情绪。

容易相处型。热情、友好、有同情心,顾及他人的需要。它们通常信任别人也希望别人信任他们。

神经质型。情绪不稳定,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敌意,压抑自我意识和冲动。

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性格其实和城市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契合,而也与我们能否在专业上走得长久深入息息相关。如今大学里,抱怨不喜欢自己专业的人可以一年高过一年。所以,我们应该仔细了解一下自己的性格。这里,我推荐进行MBTI职业性格测试。

image

MBTI是从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学性格划分衍生出来的,一个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性格类型评价体系。比如说,荣格本人属于INTP性格类型的人,是学者型性格,适合各种理论分析相关的专业。因为这个评价体系比较庞大,就不具体介绍了。有兴趣的同学,点击链接进行免费测试。

3.学校与专业的抉择

我相信知道了分数的你已经和父母开始在网上查询、亲友询问、师长专家资询等等各种方式来弄明白很多专业是干嘛的,学些什么东西,未来能做什么。

他们会从自己四五十年的生活工作经验,加上不知哪儿耳听目触到的小道消息给出五花八门的建议。

“土木工程好,房地产赚钱!”

“计算机热门,现在都是用手机啥的!”

“金融啊,那谁谁谁家的孩子现在年薪百万呢!“

……

又有已经念过大学的、或者在念大学的哥哥姐姐们说:

“学校才重要呢!非211,985的学生投递的简历直接被筛除了。”

你自己也忐忑不安,偏偏自己的成绩在心仪的大学门槛上。进了学校,恐怕不能选好专业?专业为先吧,会不会不好就业?会不会,……

那怎么选呢?

我们又会听到老生常谈的三原则:先选自己感兴趣的,没有的话选擅长的,还没有的话选热门赚钱的

这乍一看没问题,仔细回归到自身,还是有问题,对珠宝设计感兴趣但家里没矿,除了解题好像没啥擅长的,现在热门等到毕业可能就凉了。

噫嘘唏,行路难!

image

但我们反过来想,我们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考虑以后做什么,是不是轻松多了呢?

说了这么多废话,能不能痛痛快快地给个建议!

在选择好城市和了解自己性格的基础上,可以遵循以下进行选择学校和专业:如果分数够不上211及以上学校,那么去体验型城市你将有更大的收获。致于专业,越是基础性学科的越重要,就业也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发散的思路,而越是应用性的专业淘汰得越快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每年撤销的学科专业,或者专业名称更改。你大致就可以看出苗头了。比如现在的“机械工程设计”就是以前的“拖拉机专业”,现在的“信息管理专业”就是以前的“图书馆学”,这些应用型专业总是被时代拽着跑,却从来不能跑在时代前面。相反,大量基础性学科,比如数学、物理、经济学、统计学等等却不曾落后于时代。

4. 总结

我们回顾下志愿选择的几个步骤:

1.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2.关注城市的发展与城市性格;

3.专业选择偏重基础性学科;

4.前面三点都满足后,再从学校的整体文化底蕴、图书馆规模、名师数量等各方面进行自由挑选了。

最后,希望所有的学子都能去到自己的城市,走进心仪的大学,学到适合的专业。

如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提问。如果觉得有用,请转给您身边需要的亲朋好友,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分钟学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nl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