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

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

作者: 万事从容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3:10 被阅读0次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么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瑞典的一位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一所音乐学院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大约5岁开始练习,期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刻意练习这种数据往往都能在成功者身上找到一部分缩影,像比尔·盖茨13岁时就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

这些看似硬生生的数字,却是 每个人要走的必经之路,不管我们做什么,都在与之相似的经历而经历,不管是刻意练习,还是无意练习,当刻意的时候,我们表现很为难,很不随和,也很不自在;当我们无意进行一些练习的时候,会表现得自在,而这份自在来自我们并没有刻意为之,而是随心而为。

这种无意虽然在进行,但很难形成有效的记忆作用,没有记忆,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已经成功。

所以《刻意练习》这本书说了一些对我们有用的方法,如果你认为这些方法没用,也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进行恰当的练习。

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我们在第一个例子练习小提琴就知道:带着目的去练习。

拆解一下这个例子,这里的目的是为了练好小提琴,而每周进行的练习是为了接近这个目标,过程就是每一年每一周每一天所经过的练习。

有目的加上长时间就是为了加强长时记忆。有长时记忆,就会有短时记忆。我们的大脑对于可以将多少事物立即保存在短时记忆中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一限制通常为7件事物。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大脑不能一下子记住很多信息,记住这些信息是有门槛的,而这个门槛就是7件事物,多了大脑会记不住。

在有了这一个先决条件之后,我们就知道,什么是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处理大量信息。虽然能快速处理大量信息,就像我们工作,领导会随时随地叫我们做不同的事情,尤其在举办活动和展览的时候,会安排我们一大堆任务,而领导安排的时候,我们就是靠短时记忆去办事,并且把事情一件一件办好。

而长时记忆,更多是能够帮助人们记住大量信息。

相关文章

  • 💐 二八定律+刻意练习✓

    二八定律+刻意练习✓ 最近总结一个方法 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最佳的效果: 二八定律+刻意练习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把...

  • 刻意练习part1

    刻意练习part1 刻意练习表明其本质是长时工作记忆,同时批判“一万个小时定律”和速成类学习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适...

  • 加速第七天

    ❤️新知 1,刻意练习,让你从新手成为大师。 刻意练习有两个非常实用的方法,1万小时定律和基础训练法则。 刻意练习...

  • 【山药组】杨树叶儿作业19

    拆书训练营:19 拆页来源:《刻意练习》 拆书目标:区别刻意练习和一小时定律并掌握刻意练习的技能 R阅读原文 事实...

  • 刻章练习,成为大师。

    在之前的分享中,我们提到了【1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而在研读《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中,作者...

  • 刻意练习D73

    关于技能的习得有个“一万小时定律”比较流行,后来又看了《刻意练习》才知道一万小时定律的谬误之处,只有刻意练习才能习...

  • 030日更 《好好学习》总结笔记之刻意练习

    概念:刻意练习 持续刻意的进行大量专注练习 延伸:在格拉德维尔《异类》,一万小时定律的升级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尽...

  • 这份史上最经典的3大学习方法,清华北大学霸都在用!

    高效学习法大讲堂 1、刻意练习,间隔复习 “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定律" “刻意练习”要求将训练内容有针对性的小块,...

  • 读加速,学以致用

    知识点: 1、刻意练习+1万小时定律:任何技能只要经过刻意练习,加上一万小时定律,都能够实现从新手成为大师的蜕变,...

  • 【刻意练习】

    今天读了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里的【超越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的本意】。 先来说说第一个节【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ny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