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村往事》主要展现了旧社会对贫苦农民的剥削与压榨,以及进入新中国后贫苦农民翻身做主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 广袤的黄土地,滔滔的伊河水见证着坦村一代又一代人的勤劳与苦难。坦村农民无疑是勤劳的,但是很多人用双手不能谋取美好生活。曾经的苦与难都源于那不公正的旧制度。这旧制度像枷锁一样束缚坦村数千年,压迫着贫苦农民弯腰前行。共产党打破了枷锁,使贫苦农民人民翻了身,直了背,给了他们机会,使他们用双手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新社会代表了新希望,只要未来可期,哪怕过程漫长艰辛。
新社会中的人们,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历经风雨未必能见彩虹,风吹雨打后内心仍充满阳光,方能看到彩虹,一切都取决与人的选择与行动。小珂、小虎等经历了建国前后乡村社会发展大变迁中,他面对各种冲突,和交叠复杂的矛盾,有喜乐、有纠结、有苦恼、有失落,但他们始终尽职尽责,默默耕耘、辛勤劳作,从未停下向往美好的脚步。没有谁被永远定义,只有自己能定义,只有行动才能定义自身。主人公小珂用踏实的行动完成了从贫农到乡干部,再到企业家的蝶变;他用责任和担当带动了坦村的发展。在中国的大地上,正是无数个小珂、小虎、泥鳅李以及众多朴实而勤劳的农民,创造了无数个富裕而美好的坦村,创造了今天彩虹般的生活。
《坦村往事》算是个残次品。故事上马操切,写之前没有任何思路,只是想把曾经调查过的村庄故事写出来。框架粗糙,故事主旨不够清晰,线索不够明朗;故事推进缺乏跌宕起伏,语言有些苍白,缺乏色彩;人物形象过于平面,不够立体。写作过程艰辛痛苦、崎岖坎坷。曾经想过要放弃,但又舍不得,逼着自己磕磕绊绊去完成。结果是故事篇幅从最初的十万字缩水到四万多字,最终呈现出来的故事支离破碎、歪歪扭扭,真有点车祸现场惨不忍睹。
但《坦村往事》不算完全失败。 作为初创的小故事,能完成就是最大的成功。临渊虽羡鱼,仍退而结网。网虽不算规整 ,但总比没有强。只有去写了,才能发现写作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所以,写出来就是进步,就是提升,就不算失败。 看着自己写的小故事,内心充满快乐。
喜悦之余,还要做好反思。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只有弄清楚失败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成功。写出差故事不可怕,但一定要知道问题和原因,才有可能有提 升。所以,复盘整个写作过程,总结出以下心得:
1.好故事,在写,更在思考。写作之前一定要深入思考究竟要解答什么问题,答案是什么。想清楚了,才有成为好故事的可能。
2.人物设定、发展轨迹、关系网络都要构思清晰,否则不仅跑偏,还会变成主角的独角戏。
3.故事框架要明晰,冲突矛盾要建构好,才能既跌宕起伏,又合情合理。
4.故事情节刻画要细。细节抓得越多,故事越形象,可读性越强。否则写出来的情节就是浮皮潦草。
5.完成比完美最重要,不论如何困难,都要首先完成任务。
6.不断地雕琢,方能准确表达思想。对于我这个马大哈,至少要修改三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