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蜀汉分舵第十二期训练营
魏玮宏+杨守平班+第二周第2次作业

魏玮宏+杨守平班+第二周第2次作业

作者: 禾木Red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22:14 被阅读16次

二阶段,片段二

R·阅读原文片段《结构思考力》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I:

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将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一股脑的表达出来,却很少去思考表达背后的逻辑,这样首先会使听者不知所云,而听者不知所云导致的反馈往往会使彼此都不愉快,而如果和领导汇报工作时长篇大论无法把握重点,这样会使领导不满,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当我们与人沟通时,需要想清楚三件事:谁是我的听众?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样听?在表达前整理一下自己表达的逻辑,结论先行,先让对方了解最重要的内容,这样可以知道自己将要表达的重点。接下来可以用数字或者事实来证明自己所说的论点。按照这样的方法,可以使自己的表达逻辑清晰,听者更容易把握到自己要表达的重点。

A1:

去年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需要去客户现场培训我们公司产品的知识,我们的产品调试其实并不复杂,正常情况下二十多分钟也就可以讲完,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组织自己的培训内容,前前后后讲了有四十多分钟。本来要讲的重点是设备的调试,理论和案例是调试的论据和辅助,这样可以使调试方法显得理论与事实项结合。但是由于思维不清晰,先是讲了一大堆理论方面的知识,在场的人是一脸迷茫,等讲到关键内容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了兴致,最后也没有了解到我所要讲解的重点和到底想要讲什么;而我讲了一半之后逻辑也是比较混乱,可以说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培训效果也不理想。

A2:

通过拆页片段的学习,了解到了给人说话的时候要结论先行。比如在这次给客户的培训里,如果再次要培训客户,在沟通之前会想明白自己要怎么说,想清楚自己沟通的逻辑。

拿片段一中的培训为例,这次培训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设备的调试方法,设备设计所用的理论和一些方程,同样的设备在同行业中的应用和行业的一些发展。其中重点是设备的调试方法,应该把这内容放在首位,这样客户首先可以了解到此次培训的重点,而为了知道为何这样调试,他们将会有兴趣知道这样的设计方法和理论。有设计方法,理论以及其他客户的业绩来证实最开始讲的调试方法,这样逻辑清晰,沟通起来也就相对简单一些,更利于客户的理解。

反思一下,自己在之前的沟通中,绝大部分都是在信马由缰,听者听不懂,自己也表达不清楚。从明天开始,在和别人沟通前,要先明白自己的沟通逻辑,将要表达的结论放在首位,接下来的内容来证实自己所讲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玮宏+杨守平班+第二周第2次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we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