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北宋中国皇帝
澶渊之盟后的宋真宗,为什么爱上了荒唐的“东封”和“西封”?

澶渊之盟后的宋真宗,为什么爱上了荒唐的“东封”和“西封”?

作者: 冷眼观史 | 来源:发表于2020-06-19 23:31 被阅读0次

本文首发于悦史君的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虽然有皇太子赵恒,但一场密谋已久的宫廷政变正在发酵。

原来,大太监王继恩和李皇后等人都不喜欢赵恒,他们在宋太宗生前就积极联络朝中大臣,企图废黜皇太子,这时更是加紧了步伐,宰相吕端发现了问题,他一方面把王继恩控制住,另一方面与李皇后据理力争,最终将赵恒扶上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宋真宗这皇位真不容易,他本是宋太宗的第三子,生母地位也不高,但在长兄赵元佐发疯、次兄赵元僖突然去世后,才被册立为皇太子,有了走向巅峰的机会。

宋真宗即位之初,任贤用能,勤政节俭,开创“咸平之治”,一派明君气度。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承天太后萧绰、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大军南下,很快进攻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宋真宗有点慌,大臣们也是各有各的说法,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宰相寇准坚决反对,而是再三鼓励宋真宗御驾亲征,最终宋真宗忐忑不安地上路了。

宋真宗到达澶州城后,宋军士气大振,多次击败辽军,双方开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回到京师后,宋真宗很得意,觉得很了不起,但王钦若为了贬低寇准,把澶渊之盟说成是城下之盟,还说寇准是利用宋真宗,这下宋真宗就不高兴了,后来找了个机会把寇准外放,心里还是不怎么痛快。

王钦若知道宋真宗好大喜功,但又不敢跟辽国硬碰硬,就建议他封禅,制造所谓祥瑞。

宋真宗觉得很不错,可又担心宰相王旦反对,王钦若说他可以说服王旦,宋真宗还以宴饮为名,给了王旦一酒樽的美珠,皇帝贿赂大臣,也算是一个很奇葩的例子了。

搞定了大臣,宋真宗和王钦若开始着手封禅大戏。

北宋景德五年(1008年)正月,早朝刚结束,左承天门上就出现了天书,宋真宗还特意编了个神人梦中传授天书的故事。

接下来,在朝野上下的支持下,宋真宗决定赴泰山封禅,王钦若也积极配合,宋真宗祭天祭地礼改县名封神刻铭,成了历史上的闹剧。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宋真宗又到山西汾阳“祭祀后土”,这“东封”和“西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宋真宗的形象荡然无存,以至《宋史》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

这些年宋朝热络绎不绝,作家灵犀在《赵宋王朝双城记》一书中,也用十个章节将大宋三百年的沧海桑田写了个遍,金匮之盟、烛影斧声、杯酒释兵权、熙宁变法、中兴四将等等,这些宋朝历史上的大小瞬间,成为后人眼中一个个传奇。

补一句,宋真宗的儿子是宋朝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宋仁宗,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绝妙对比了。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     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我是悦史君,2020我们一起努力!

悦史君新书《大汉史家:班氏家族传》正在全网热销中,欢迎阅读评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澶渊之盟后的宋真宗,为什么爱上了荒唐的“东封”和“西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yg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