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于洁老师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叫做《带班捷径“守”与“定”》。在文章中,于老师谈到了一个问题:“老师不在的时候,全班学生说话现象严重,有好的办法吗?”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就非常感兴趣。是啊,我们几乎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这种问题,老师在的时候,班级风平浪静,看着氛围一片大好;而学生一旦知道班主任不在,很快就会变成另外一番景象,让老师们很是头疼。我也急于想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接着,于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相信有些厉害的老师能做到,但我更加相信大多老师做不到。常常半路接班的我有自知之明:至少在一年内我做不到。
看来,学生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表现远不如班主任在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不是单纯靠老师在心里许个愿就能解决的问题。如何尽可能地做好这件事呢?于老师分享了她的几个小妙招,我感觉非常好。
1. 守住几个时间点——学生最容易说话,班级比较混乱的时候基本上就几个时间点:预备铃响后,但任课老师还没有到班;临自习结束还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吃完饭到教室,而少数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个别管控班级纪律能力比较弱的老师课堂上......于洁老师建议的做法就是长到班级转转,常在这些时间点盯一盯,不用大吼大叫或者训斥学生,安安静静地在那里,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暗示。
2.守住班级正能量——班主任想要班级的同学变成什么样子,就要在班内大力宣传和表扬什么。方法就是拿起手机随手拍照片:学生自习课上认真做作业的样子,学生上课正抬头专心听课的样子,学生书写整洁认真的作业本......把这些照片汇集到班会课,经过美颜和修饰,一张张都呈现出美好的气质,学生眼中的惊叹一目了然。班级正能量都是通过这样静悄悄地播放达成共识的。
3. 守住优美的环境—— 一个在优美环境里生活的人,内心是比较宁静的,一旦班级卫生变得脏乱差,破窗效应会在各个方面扩大开来。
4. 守住班级小助手——于洁老师要求班长在预备铃声结束后喊一声“安静”,此时她也已经在后门进了教室,和班长共同配合好让班级及时静下来。等一年半载,学生静心学习的习惯养成了,就可以渐渐放手,时而在,时而不在。
“守”这个字就是一个屋檐下的方寸之地。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守着我们的班级,守着这属于我们的一亩三分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