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找对象的人经常会说:“你看一个女孩的妈妈是什么样,基本就是她以后当别人老婆的样子。”
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像妈妈,不论是自己喜欢的方面,还是不喜欢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而且从小根深蒂固。对咱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认识自己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改变。我跟妈妈之间的相处,有时候也像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我们俩都在心底里希望自己的存在能给周围人带来幸福感,认为付出和关心别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妈妈的小姑是一个工作狂,自己的丈夫癌症晚期,双腿瘫痪,还把他扔在家里自己生活;妈妈经常下班后赶到她们家帮姑父做饭;冬天看他鞋子不暖和给他买棉鞋;总是有一点时间就急急忙忙去照顾一下姑父,然后再赶回家给我们做饭,还嘱咐我和弟弟不要给爸爸说,因为姑父得的是肝炎,就算是知道一般接触不会传染,大多数亲戚也都觉得心里膈应,不怎么愿意去看姑父。姑父走的时候,葬礼上,连小姑的同事都纷纷过来举杯敬妈妈酒,爸爸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跟着一起沾光。
我跟兄弟姐妹的关系都很好,还有几个像亲生姐妹一样的知己闺蜜。高三的时候我可以每天放学去图书馆辅导闺蜜功课,帮她把数学成绩从30多分提高到高考的历史最高分89分,她擦边上了三本。堂弟高考前一个多月每天去他们家睡沙发给他辅导英语,一直到高考前一天。做这些事情本身让我感到幸福,看到爱的人生活得好,我很快乐。
我们俩都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有时候甚至是苛刻。
她年轻的时候一直在银行上班,职场妈妈,一个人带我和弟弟两个孩子,早上吃完饭,蹬自行车先把我送到小学,再回来把弟弟送到幼儿园,然后赶去银行换工作服上班,经常因为一点意外迟到还要被扣工资。下班回来还要接我们做一大家的晚饭。年轻的时候爸爸脾气也不好,他俩经常吵架,银行工作也是各种机关算计的人事斗争。像打仗一样的生活,真的不是说起来那么轻松。但是她在单位,整个职业生涯从没有算错过一笔账目,当过主任领导,后来因为外公得病提前退休照顾他了;她在家里,因为自己童年的时候被要求做全部家务,没有快乐,所以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包揽了所有家务,替我们把生活上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也剥夺了我跟弟弟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现在当我到了拼搏事业的年龄,她又在拼命阻拦我,希望我不要像她年轻时候一样,在工作中承担太多,亏了身体。然而,我遇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像一匹脱了僵的野马,眼里只有一个目标,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改变自己?小马过河,每个人答案不一样。妈妈的答案是:可以。
40岁开始这一段是妈妈人生中最难的阶段:脾气暴戾的爸爸,挑剔多事的婆婆,她最爱的外公、太太的离世、提前退休后与社会脱轨的无价值观感、劳碌奔波这么些年身体留下的病患......在连续失眠半年多之后,她第一次患上了焦虑抑郁症,每天没有一刻不是在和自己那些可怕的想法做斗争,带她去教堂、去寺庙、去旅游、去看心理医生、看精神科医生、晚上几乎一宿不睡的给她念圣经、念佛经、讲笑话.....家里每个人的精力都快耗干,每次刚有一些好转,没几天马上又打回原形,连爸爸都几度崩溃在我面前哭了。就这样断断续续的折腾了三四年的时间,抑郁焦虑症复发两次。
直到今年,妈妈进入菩提书院开始学习佛法,才慢慢彻底摆脱了过去的生活。她说现在感觉自己的前半生都白活了,遇到佛法智慧太晚。她跟爸爸再也没有争吵过,还运用佛法的知识帮爸爸也慢慢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奶奶也再也没有了恐惧、排斥的心理,放下了过去所有不愉快的经历和伤害,可以用平常心和慈悲心照顾她。一个50岁的人,天天带着老花镜、拿着ipad精进学习,可以如此透彻的改变自己的心行,不得不说,我很佩服妈妈。反思我自己,学习了多年的心理学,理论说得头头是道,却总在用镜子放大去照别人的错误,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跳出自我角度的局限狭隘。
思维知识的提升和心性的改变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我会像妈妈一样披甲精进,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