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佛教类的书,《次第生花》这本书是堪布写的,他是非常虔诚的人,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份虔诚和感恩!初心买这本书是源于说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会痛苦,又怎么解脱!怎么获得快乐,怎么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些问题等等的问题,我经常想不明白也想不通,特别是在界限感这个部分,“度”的部分是最需要修行的,所以造成了很多误会,也徒增烦恼!
二、读完第一章的收获
第一章《珍宝人生》有点懂又好像有点不懂!感觉自己的好多理解都呈现在字的表面,有几个理解:
1.珍宝人生是说我们要珍惜修行成人的这个身体,好好的爱惜它!
身体是由无数个细胞,小分子等等的东西组合起来的,我们有的是一种意识把这些小东东组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我”!
2.要有无常,无我的心态
人生在世,贪嗔痴在左右是我们,让我们成为它的奴隶,奋斗一生甚至早年夭折,早年逝世!
生老病痛或者说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是有的人只经历了一部分就离开了,事实上我们人在世时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执幻,它只是用来修行而设置的障碍。就如我们打游戏的过程,为了让我们人生修行到明白为什么来这一世,明白人的意义,修行的最终是需要通过过关斩将,通关的手段,让我们了解世事无常,生病和痛苦都是日常,珍惜当下,无我的心态怀真诚之心,爱心和感恩之心,物质都是顺便而为,能得到我们开心,不能得到我们更要开心!突然想起昨晚扮演济公活佛的90多岁的老爷子得了演艺界的最高殊荣:终身成就奖,他的感言让我汗颜:他说好幸福呀!何德何能拿这个奖项,这份殊荣让我自问:我还有什么没有做好?我还能为艺术做什么可以更好,我还需要怎么做?修行是一辈子一生永不停止,生生不息。在书里说到的:了解熟悉无常,一切事物都是无我!
3.放下执念就是快乐
仔细想想自己经历的这几十年,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和痛。特别是在我侄儿生病中看到了自己的执念而产生的痛苦!姐姐离开我20年了,当时我就是单纯的思考,我欣喜自信的把他从乐山带到重庆,希望在大城市他能有更好的发展,结果事出意外!后来我又自我设置要扮演他妈妈的角色为他设身处地的为他思考他的人生,所以他痛苦我更痛苦,他生病我是痛不欲生内耗伤害自己。
我觉得老天看到我的初心是慈悲的,推着我去学习了心理学,修行中认识很多同样慈悲优秀的人,在晓霞老师的帮助下我看见了自己的执念,看到了我的越界,放下想当儿子妈妈,想为他的人生负责的执念,对姐姐一种交代式的执念,想证明自己爱儿子,自己能自己行的执念,突然身体到心里松绑!
突然想到心理学的这句经典名句:老天的事,我的事,他人的事。我能主宰的只有一个我,只是一个我,过好自己,爱自己才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答案和最好的修行!
前世因,今日果;要知后世果,今世作便是
三、我的感悟
过往以为过好自己就是自己想干嘛就干嘛,别人怎么想怎么评价无所谓,读了《珍宝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放下贪嗔痴,不执念贪嗔痴,认识痛苦,快乐里有痛苦(乐中有悲),相聚有痛苦(聚必散),相爱有痛苦(相爱容易相守难)……
其次想到有位朋友的座右铭说的:人的最高的境界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有界律,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自律的人生才会延绵和快乐和幸福感!
认识到一切都无我,一切都无常,不执念,不贪念,我想才会真正的快乐,真正拥有珍宝人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