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次第花开之珍宝人生

次第花开之珍宝人生

作者: Sarah_Tang | 来源:发表于2019-12-07 22:44 被阅读0次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

    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等,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变苦是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体验,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比如吃甜食很开心,但是吃得太多会变胖。

    同样,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守难,恋爱的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等等。

    仔细思量,人们生活中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较之苦苦、变苦,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是指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转,流转。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又分成八种。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不同条件、情况下各自感受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的痛苦。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

    如果你把痛苦纯粹当作一种负面经历,总在想方设法避免它,或者认为痛苦是一种失败的表现,要是自己能力足够,一切都摆得平,就不会有痛苦。如果你这样想,毫无疑问,当问题、挫折出现时,你会感到分外压抑、焦虑和不公平。“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凭什么让我受这些苦”,你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无辜、最可怜的人。或者你跳起来指责、抱怨,说:“这都怪某某人,如果不是他那样做,我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这样做也许能暂时缓解焦虑和恐惧,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某些情况下,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打击、挫败接二连三,生活真的变得比较惨。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和怨气,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接受痛苦的客观存在后,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它。

    比如说,我害怕演讲怎么办? 我就去寻找答案,结果发现,1977年Book of List杂志发表了1973年“最恐惧事物”调查结果,3000名受访美国居民中,41%提及害怕“公开演讲”(Speaking before a group),排名第一,而“死亡”选项排名第六。

    原来绝大多数都害怕演讲,我并不是一个人。那么既然对演讲的恐惧是普遍存在的,我是不是可以去了解它为什么那么恐惧?

    我是因为无话可说,台上压力大而恐惧还是因为没有充分准备而恐惧?

    无话可说,没有充分准备可以现在开始做起来多读多写多说,台上压力消解则要不断的刻意练习而习得。

    那么通过破坏演讲恐惧的形成条件,我是不是就可以获得自由了呢?

    答案是不一定。

    但我至少放下了恐惧与焦虑,而选择理性的直面痛苦,即便最后不得自由,也可随心有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次第花开之珍宝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sp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