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完的一篇文章,写完了一本书。然后,我们应该如何去进行修改,如何去复盘,看看整个过程,我们表现得怎么样。
其实复盘的过程,就是我们要不断的找出文章中的毛病。
就像一个医生,不断找出病人身体里的毛病,我们要善于做自己的医生。
复盘本来是一种股市行为,它指的是我们在股市收盘后再静态的看一遍市场的全貌,在回顾中检视和修正,回头看路,看有无偏颇和过失,然后避免和完善。
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考虑的东西很少。
就像树上春树的写作方法一样,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任由思绪自行行走。思绪走到哪里,我们的笔就写到哪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等到写完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写下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写出来的有些东西,确实狗屁不是。
我们任由思绪自行行走,写出来的文章会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可能是前文和后文相互矛盾,可能是人物的性格相互矛盾。
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修改的过程,它决定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时是什么样子。
当今新媒体写作流行,这种新媒体写作,滋生了一些追求极致精进主义的作者。
一个团队共同运行公众号,或者是新媒体写作账号。
在这个运行的过程当中,大家进行的是团队作战。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然后写出一篇爆款的文章。
在精进主义的作用下,在团队作战的作用下,大家在选题、内容、排版、风格、数据上,都是严格把控的。
这样的团队作战,真正把写作当中的精耕细作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我的这篇文章,更多的想聚焦于个人作者的一些问题。
团队作战常常会滋生出很多的智慧。
一群人原本的智商平平,因为一个共同目标聚集在一起后,会爆发出超乎常人的智慧,这就是团队的作用。
团队具备一个自我完善的功能,而个人写作者常常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个人写作者在写作中,常见的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主题不够清晰,顾左右而言他的现象经常发生。
这对于新人作者,甚至很多老手,都会经常出现。
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面写,我们制定怎么样的计划都没有用。
在写作的那一个时刻,我们想到了什么,就会把什么往下面写。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和我们的主题,常常存在一些差距。和我们主题当初确立的主题常常有一些偏差。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如果我们在写之前就有了主题,那么可以在制定主题的时候,有一个提纲携领的题目。
文章的思路要很清晰。文章的思路一般包括三种方法,列提纲式,围绕主题发散思维式,漫无边际式。
文章要想有清晰的主题,常常都具备一个严密的思维,严密思维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任由思维自行发散。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很多小标题和一个大标题。文章中制定很多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又共同组成文章的主题。
这样,我们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信息写出来之后,我们立即能知道总的主题。
新作者文章中容易出现的第二个方面问题是:结构不够突出,在章法和衔接上面出现错位。
这就是我们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关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我们讲完一个问题之后,立即就跳到下一个问题,我们没有给读者一个预告。也就是没有伏笔。
如果没有给读者心理预期就出现转折,突然跳到我们想要写的内容,那么读者在读到这里时,常常会不明所以。
这是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而第三个方面是文字的内容陈旧乏味,没有创意和可读性。
文章开始,我们提出观点,我们要表达的观点,所有人也在表达,那么我们一定不能够抓住读者的思维。
有一个很好用的方法。
我们要表达某一个观点前,我们先收集周围人对于这个事情的观点,先知道大家都有一些什么相同或者是相似的观点。
然后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观点。
当读者看到我们观念的时候,容易一下子就被我们的观点给吸住,开始好奇我们接下来的内容。
而对于语言,我们要平和,要有趣,要简单明了准确。
语言的有趣可能是尖锐,也可能是以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出来,这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而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获得。
我们在文章当中引用事例时,常常都是用一些大家都很清楚的名人,然而,名人常常都有一些被社会大众不熟知的事情。
当我们在进行事例引用的时候,我们就要用这些名人,用他们不为人熟知的那一面。
比方说很多写作的新媒体账号,他们在写一些名人的时候,就会写一些关于名人的负面的影响。
当然,一个名人在社会大众的眼里,他可能是一个很严肃,很认真,很正能量的人。
但是当我们在说到他的时候,我们讲述了一些小的事情,比如说在很严肃的表象之下,他还有一些很有趣的小缺点。
但是这些有趣的缺点只是在普通人看来是缺点,而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个是一个很有利于自己向前进的优点。
又或者这个名人的缺点无伤大雅。缺点看起来是缺点,但是无可厚非,甚至还让人觉得有些有趣。
当然,我们去挖掘一些不为人熟知的事例,并不是为了去哗众取宠,做一个标题党,或者为了取得文章的阅读量不择手段。
我们去挖掘不为人知的事例,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有趣,让我们的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如果是为了哗众取宠,那是万万不可的。
接下来就是一篇文章,他的重点是什么?一段文字,他重点讲了什么?
我们要想讲一段文字的重点之前,我们不妨在网络上搜索一个关键词,然后关于这个关键词,别人都已经有哪一些言论,这样就可以发散我们的写作思维。
或者在动笔之前,我们已经有一个思维导图,有很多小标题,这样子落笔才有章可循。
然后在修改的时候,我们要先删除那些没有必要存在的段落,再删除那些没有必要存在句子。
通过这种从大到小的顺序,我们就能够避免,在对段落和句子,还有词语进行精修之后,然后又才发现整个段落对于我们的文章来说都不需要。
那对于文章站位来说,我们能否更多的站在读者的角度。
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能把我们的文章放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们完全的抛开文章,最好是能够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最好的境界就是等我们再次回来修改自己的文章之后,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东西?
这样,我们就和自己的文章保持了一个距离感,等我们回来修改的时候,我们就更多的能够以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文章。
这个时候,我们也能够看出文章中的很多毛病。
而对于一篇文章的修辞手法,或者是整体思维,或者是细节意识这些东西来说。
我们只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或者是长时间积累,才能够获得。
另外还有文章思维要保持多元化,层次化和逻辑化。
当我们在写出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要虚拟一个人会反复反驳我的观点,这样,当我和这个人不断的去对弈的过程中,我才能说服我的读者。
而对于层次化,就是整篇文章的结构要清晰。
逻辑化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我写完这个之后即将要表达那个?他们之间有一个什么关系?
如果我们不把他们的关系表达出来,读者并不知道,我们藏在文字后面的思绪是什么。
这就是关于一篇文章的修改的方法。
你好,我是xiaolang读书。我在简书人云亦云,纸上谈兵。
我打算在简书写作三年(2021年8月~2024年8月),然后出版书籍。
我的简书主要写作方向是:个人成长心理学、不确定性研究、企业管理、用户需求、品牌营销、广告学、写作方法、读书方法。
现在,我完成了354 079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