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葛米,我只记住几个镜头,没时间解释了·······
《房间》(Room)
这是一个虐心的故事,还好故事结局很圆满。
当母亲向5岁的Jack讲述墙外的故事时,镜头给那面墙一个悠长的特写,这座墙隔绝了母子二人与世界的联系。在母亲眼里它是命运的桎梏,是牢笼自由的墙;而在Jack眼里,它是世界的边界和尽头,无所谓自由。
无论电影的剧本是否来自真实世界。然而,墙是真实的墙、虚拟的墙、世界的墙、他人的墙、自我的墙、救赎的墙。
墙,禁锢与自由,联系与沟通……
《低下层》
社会的最底层的人们会用怎么的心态寒冷凄苦,无以为继的生活呢。导演黑泽明用不一样的角度讲述江户时代底层人们的凄苦生活。居住在贫民窟的住户们吵吵闹闹的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对贫民窟外的世界有强烈的渴望,却没有勇气走出去。影片低低的调子并未给观影者造成压迫感。反而让人觉得生活会有新的明天、生的希望,可逃离可摆脱近日的苦寒。制造绝望的同时蕴藉着生的渴望……
回味与想象相连,影片让人思考倘若时代如此,可怜的人儿究竟要逃到哪里去呢?
《转转》
影片改编自《东京散步》,一部日式小温情电影。一见钟情的情感,英雄相惜的豪情之外,那些没有波澜却温润的情感应该多是在平琐的交流沟通中日渐深厚吧。那个始之惧,处之淡然,失之急的人,慢慢牵动了你的心。当他消失在你的世界时,你莫名地着急,大步地奔跑,慌不择路地寻找。找到后,不难看出你有点“爱”上他了。
影片似乎在讲述:如果想拾起被遗忘的光时,那就带上一个有缘人出去走走,出去看看,去捡拾曾经的风景,触摸曾经的你。
一路走一路聊,直到你遇见想让时光停留的温暖,然后做你从未做过的夸张表情,以此来祭奠时光的温柔。
《海边的曼彻斯特》
一部关于生活与痛苦的电影。某次男主Lee因疏忽而犯下不可逆的错误,将平静的生活拉入深潭。这个错误永远无法和解、无法原谅,为此他的眼睛也失去光彩。他把自己扔进繁重脏臭的体力工作中,希望自己变成行尸走肉,来洗刷自己罪责。只是,无论他如何疼痛,如何躲避,终也无法获取救赎。如你,如我。
最心疼的画面是:某天那个被你弄得心碎的人,流着泪来安慰你说对不起,因为当初太心碎而忽略了你的心痛,反复说请你原谅,请你原谅。你也含着泪说没事的,没事儿。
心疼于那时的错误,封存了时光;那时的脆弱,伤害着彼此。
《爱乐之城》
画面美丽,人美丽、爱情美丽。
人生初相遇后并未抵达圆满的岸边。理想丰满后,又遇到当初的自己和彼此,物是人非中又幻想着拥有彼此样子。它唯美温馨,让人信以为真。然而,一曲唱罢,现实逼近,未有叹息,微微一笑,祝安好。
《缘分》
那年哥哥年轻,曼玉也一脸婴儿肥、艳芳也风华正茂。
最后一班地下铁中的缘分,让三个人的感情开始有了瓜葛,你说你们两情相悦,可偏偏有人要横刀夺爱。你说你们旧情日月可鉴,可终抵不过暗藏的阴暗。
硬要加入爱情游戏的人,总被无情吼叫。可用陈奕迅的那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来做完美注脚。
原来,最好的爱应该是在一起很开心,才对!
《お早よう》(1959)
很有时代感的片子,故事从小镇妇女的东家长西家短到小孩子的赌气禁言,暖暖的倔强告诉你普通家庭中琐碎的日常,平凡的温暖。那时的电影很慢,情却很长;那时的生活很慢,情却很长;那时的人生很简单,情却很长。
《谁来为我摘月亮》
又名《月亮爸爸》,带有浓郁的中亚文化色彩,荒诞而魔幻。镜头在主人公与其哥哥的奔跑中不断的切换,拉长,横冲直撞。让人心惊肉跳后,她们却安然无恙。
也许是对中亚文化了解的太少,看过后竟然不能很好的解读电影的主题。整部电影让人有种看完《百年孤独》后,云里雾里又有丝丝明亮的感觉。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是尘土飞扬后,土丘与蔚蓝而平静海面间形成的对比,使人迷惑于地域的判断。情系四海的是月亮这个意象,在中外文化中都是美好的象征,那么电影表达的应该是在困顿慌乱生活中对美好的向往吧。
《我的邻居山田君》
美好的画面,俏皮的对白,你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你,因外爱而朦胧,世间最美的温馨不过如此。
《欢乐好声音》
完美的动漫制作,欢快的旋律,严密完整的故事,夸张又到位的表演,让你相信世间所有的美好,参半的成熟与稚嫩,参半的严肃与幽默,参半的欢笑与小失落,是我的style,超爱,哇咔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