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雨教室支撑不起梦想(点击打开)
“你怎么也求捐款了?很不好呀,会透支友情的……”朋友爱人这样劝我。这几天,我的一则求捐助的网络众筹帖子让我经历了很多很多。求捐助,还不是乞讨,但好像在人们眼中并不是好看的体面的事情。

2016年的一场暴风和冰雹灾害袭击了学校,也砸坏了学校楼房的防水层,财政拨付的有限的救灾资金没能完成修复。每当下雨的日子,雨水从四楼楼顶渗漏而下,直到三楼。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伸出了援助之手,但需要我们从网络自筹部分资金。
我知道,穷人帮不了穷人,因为穷人的思维就是:我穷就不应该帮助别人;富人也帮不了穷人,因为富人的思维是:那么多有困难的关我什么事。只可能是有爱心的人帮助有爱心的人。
远水难解近渴,财政的维修资金一时难以到位,中心校王树兵校长毫不犹豫地自己捐上了300元钱,荆家中学捐了200元。
亲友们、老师们100元、50元,曾经的同事们20元、10元,有的捐了两次。我知道,他们应该实在捐不了多少,因为都是按月还着银行贷款的穷人,林丽萍老师远在日照山里老家已过花甲之年的老母亲也捐出了自己100元的养老钱。
有的孩子捐了20元,感恩学校帮助学校,我们满心欣慰。
那些只捐了几分或者几元的人也是可爱的,因为您不知道的是,他们可能仅仅是我们学校的几岁的孩子,钱包里只有抢红包得来的几元钱甚至只有几角钱几分钱。大部分家长用的是老年手机,根本无法看到捐款的信息更无法捐款。有的家长听说了,拿出几十元求人代替自己捐上。孩子家长只要有这个行动就已经超越了自我,难能可贵。
我没有逼捐,无视是权利。因为爱心捐助升华的是自己的心灵,做身边随手之劳的善事远胜过跋山涉水的求神拜佛仁义道德。《中说•礼乐》中有言:“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如果几十元钱就能透支掉友情,那么这个友情也太廉价。如果爱心能把友情刺破,这样的友情不要也罢!朋友的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
天下教育是一家,那是教育的梦想,遥远。教育不公、隔岸观火甚至幸灾乐祸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有人喜欢风起的日子,可以向风而舞;有人祈盼着下雨的日子,可以戏言看海。我却只愿此后都是无风无雨的日子,因为已经斑驳的墙皮再也经不起漏雨的冲刷。可是,风还是会刮,雨还是会下,作为校长,好像还是这个学校现在的负责人,躲无可躲,只有面对。只要给孩子们一个安全整洁的教室,我愿意端着铁盆走上大街。

时常奔走在看似高大上的医院,按时给收费处送去刚发的薪金,我没有求捐。顶着压力给单位求捐,我是不是太不聪明了?
这些日子,我焦虑,因为事情还没有着落。我也自尊,因为我知道,我的铁盆是干净的,您投入的每一分钱都会是金灿灿的爱心。没有任何功利的捐助让我踏实让我欢喜让我感激。
铁盆还在,爱心还在汇聚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