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婚姻育儿
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反思家庭教育

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反思家庭教育

作者: 无边的地平线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15:49 被阅读15次

尹建莉曾说:“父母不仅有责任抚养孩子长大,更有责任让孩子幸福。”多少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忽略了第二点?以为养孩子就是给他吃给他喝,让他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多少父母真正地懂得如何让孩子幸福?

房思琪在被李国华侵犯的5年中,她的家人未曾发现她的异常,未关心她帮助她。她曾试图跟父母沟通,但很快发现周围的人对性的讨论觉得恶心。房思琪第一次跟刘怡婷讲述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刘怡婷的反馈是:“天啊,你真的好恶心,我没办法跟你说话了。”她尝试跟母亲沟通,得到的是母亲令人失望的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就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第二次她跟妈妈提及:“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妈妈的回答是:“小小年纪就这么骚。”  从此以后她选择缄口不言。

补习班的李国华固然人面兽心、可恶可恨,但房思琪的父母长期的无视,不管不问也是摧残她精神的主要原因。可见在房思琪的过程中,她的父母完完全全是旁观者的心态,这是典型的养而不教式父母。

房思琪的悲剧是社会性的,李国华是罪魁祸首,社会上性教育的缺失,人们对性的保守观念等等铸造了李国华的为所欲为。作为施暴者不觉自己的罪过,反而让受害者背负痛苦一生。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小学的时候,如果在学校里被老师打了,回家跟父母哭诉,父母一定会说:“老师打得好,不打不成才。”没准还会自己也打你一顿。孩子从此以后在学校里受了任何委屈,也会跟父母只字不提。

我一度怀疑这些父母是否经历过孩子当下的年龄,是否有过类似的经验。可能他们也有,他们的父母也是那样对待他们,然后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自己成为父母之后,就效仿了自己父母的做法。他们未曾意识到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是完全反面的。孩子不是一粒种子,你春天种下地,浇了水,冬天回来就看到一棵健康的树。没有父母的陪伴与教育,Ta的成长一定是曲折的,内心充满无奈与苦楚的。

是的,成长如此艰难,很多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诸多不好的影响。但在成年以后,在自己组织家庭以后就要反思自己的成长教育,学习理性的家庭教育。当然,如果你的家庭自三代以来都是人才,家庭教育自成一派,你无须去学习别人的家庭教育。但如果你的家庭自三代以来都平庸无奇,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人人一生辛苦忙于民生问题或者有人有明显的性格问题,如暴躁、易怒,你就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养育孩子或者你想更好地养育孩子,你就去看书,去学习。这对父母来说,并不是难事。父母多读一本书,孩子少经历一些成长的痛苦。父母首先要进行自我教育,先成为更好地人,才能培养更好地人。

家庭教育不仅仅在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学好学校里的功课,还有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比如性教育,这是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教会孩子的,但许多父母却羞于开口,对孩子只字不提,或者是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意识。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自己去经历,去发掘。这往往伴随着痛苦的教训,比如如房思琪这样,受到老师多年残酷的性侵,最后精神失常。比如学生在校期间怀孕,自己还是孩子,毫无养育孩子的能力,只能做人流或者生下来扔掉或者送人。

家庭教育的缺失才会让孩子在学校里对老师盲目地崇拜,把老师当做天,当做神,老师永远是对的,不容置疑的。如果房思琪的父母能在她小学期间教会她批判精神,能告诉她有人伤害她一定要告诉父母,父母是永远的港湾,让孩子形成家庭是自己坚强的后盾的意识,她不会在受到老师的侵害后努力去说服自己老师是因为爱自己才这样对自己,她不会有“他硬插进我身体,我还要说对不起”的奴性,不会在之后的5年内一次次单独跟李国华走进小旅馆,去老师的住处。导致精神长期压抑,无处可诉说,无人可依赖,最后精神崩溃。

房思琪的悲剧是典型的养而不教的家庭悲剧,是丧亲式家庭(父母冷漠,无视家庭教育或者是冷酷式家庭教育)的悲剧。我们在讨伐李国华的同时,也要反思,作为父母,如果能有一点家庭教育意识觉醒,能多陪陪孩子、倾听孩子、开导孩子,就可以阻止悲剧的长期发生,帮助孩子顺利走过成长的危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反思家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fl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