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61815/354510e78a355ea1.jpg)
《红楼梦》每每读到“撕扇子做千金一笑”这回时,就为晴雯的率性洒脱拍手称快。《红楼梦》里,晴雯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喜欢晴雯,因为她口齿伶俐,为人爽快,面对袭人与宝玉的苟且,她毫不掩饰加以揭穿并讽刺“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因为她仗义重情,强忍病痛为宝玉修补雀金裘,临死之前将蓄了多年的指甲赠给宝玉做纪念。但我最钦佩最看重的,还是她身上的反抗精神。
若说叛逆,黛玉也算叛逆。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腐朽礼教无声的抵抗,的确可贵。但是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形象,黛玉绝不是唯一。刘兰芝举身赴清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祝英台化蝶翩翩飞……黛玉以死来抗争命运、抗争礼教,也只能算得这诸多可贵的女性形象中之其一。
但对封建尊卑秩序进行抗争、对奴性思想加以摒弃的,恐怕只晴雯一人。
她心情不好,便撕扇子以泄郁忿,并不因为自己是个丫鬟,就强抑不快;宝钗夜访怡红院,迟迟不走,大家都伺候得疲乏,只有晴雯敢心直口快地抱怨“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袭人得了王夫人赏赐,她心中不平,便出言讽刺她为“西洋花点子哈吧儿”;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检抄大观园,晴雯不卑不亢给王善保家的一个大大的不痛快。
在宝玉面前,她不以丫鬟自居,有着可贵的平等意识;在王夫人这样的强权面前,她更不因自己的奴仆身份而唯唯诺诺,有着宝贵的抗争精神。这样的平等意识,在曹雪芹那个时代,是多么难得。曹公作为封建社会权力阶层,却力图唤起被剥削阶级的意识觉醒。
而作为当代社会享受民主与平等之权利的很多人,却往往忘记了这平等与自由之得来不易,对那些已然过去的旧制度念念不忘。前两天看电视,里面有一家富豪,家里雇着专门的司机、厨师、保姆,这些人对雇主的称呼一律是“老爷”“少爷”“太太”“小姐”。这样的现象,在时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屡屡出现。
我就不明白了,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劳动者用双手生存,即便是做保姆、司机、厨师,也是一份职业,并不至于失去人权,怎么就又回到了“老爷太太少爷小姐”这种打上了鲜明阶级烙印的称呼上去了呢,难道雇主将保姆司机厨师唤作“小刘”“王姐”之类就不行了吗?
这可怕的奴性思想!
五四运动已过百年,我们都社会也向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社会氛围也以逐渐形成,我们的意识形态又怎么能退回到百年以前!人人生而平等,坚决摒弃阶级思想,永远保持人格独立!
晴雯的时代,求平等而不得,她用生命唱响了抗争的哀歌;我们的时代,享平等应自惜,用生命捍卫宝贵的自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