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6月18日,父亲节。
我在朋友圈看到了诸多朋友转发了有关父亲的文章和视频,于是,我起身打开窗帘,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在老家的父亲,突然,一种愧疚之情涌上心头。
自从母亲去世以后,我每次回老家,第一眼看到父亲,他的话一次比一次少了,说得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一句话就是“我死了倒好”,83岁的父亲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死法,一个人如果对死想得更多,就说明这个人的生活过得至少不如意。这几年,父亲住在我大哥的家里,说句心里话,我和大哥迫于生计,不能长期陪在父亲身边,父亲的吃饭只能亲自去做,母亲在世的时候,父亲从来没有做过饭,父亲做饭从来不将就,只要煮熟就行,听邻居说,父亲舍不得吃菜、吃油,父亲说“吃油多了,感觉恶心。”父亲不就是怕花钱而如此省吃俭用吗?
八点多,我在街上买了一盒羊肉泡,特意嘱咐做饭师傅多放些肉,我多给钱,然后,我去蒸馍店买了锅盔,去菜店买了菜,把自家种植的瓠子摘了一个,准备回趟老家看望父亲。我临走时,给父亲打了电话问他还需要什么。
回家的路是柏油路,因为下雨,路上车辆行人不多,不到20分钟,我就到了老家庄口,拐过转弯,透过车前窗玻璃,我看见了父亲一个人站在门前,他没有打伞,头上脸上全是水珠,我下车说:“你站在这里雨把衣服淋湿了?”父亲只是嘴角微微地动了动,一句话也没说。
进屋后,我把盒饭打开,父亲边吃边念叨:“羊肉泡太贵了?”我说:“爸,别说贵不贵,你年龄大了,不要省这省那?”
母亲永远的走了,注定父亲要成为一个孤独的人。晚年的父亲,满肚子装的都是说不出来的苦衷,可是,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做儿女的毕竟要养家糊口,不能随了父亲的心愿而长期陪他左右。
02
父亲一辈子脾气很犟,从来不认输,也不看别人脸色过活。母亲去世不久,我把父亲接来,一次,因为琐事和我媳妇吵了一架,从此以后,父亲再也不到我家。我和媳妇回老家请了几次,父亲胡乱找理由而拒绝。父亲到我大姐家住了一个月,也不知什么原因,死活不到我姐姐家去。好几次,我对父亲说:“人老了就要服软,”父亲每次听到这句话,一声不吭,用沉默表示反对。
父亲一辈子管不住自己的嘴,说话不把门,容易得罪别人,说话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父亲经常到庄户人家说自己的几个儿子儿媳妇这不好那不好,我觉得人老了,就和小孩子一样,反倒变得幼稚了。我几次对大嫂对我老婆说,对父亲的话要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听见了,就当没听见,和一个八十多岁的人计较什么呢?
父亲从来不在我和大哥面前提要求,平时,吃得没馒头了,就给女儿打电话。我大姐告诉我,父亲没吃的了。每次回去,我对他说:“你没吃的就告诉我。”我听庄里人说:“父亲给我打电话,担心儿媳妇有意见,惹得家里起矛盾。”其实,我老婆比我还关照父亲,遇上一个节日,我还没想到,老婆对我说:“给老父亲买点吃的拿回去。”父亲对我们的观念何时才会改变呢?
03
父亲一辈子乐于助人,只要有谁说他好,父亲就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这个人。我们每次回老家,带给父亲吃的、喝的,我们走后,父亲就拿出来散给串门子的庄户人,我知道后,让他不要这样了,我说你年龄大了,自己留着吃吧。每次,父亲从来不承认,反倒说这是别人无中生有。正因为父亲这样“特别慷慨”,串门子的人你来了,他走了,后来,我也想通了,可能是父亲觉得自己一个人太孤单了,才那样去做。
父亲一辈子想不来得与失,比如,我叫他不要吃剩饭,吃剩饭容易吃坏肚子,父亲就是想不到一次治病花的钱能买十顿剩饭,再比如,我让他不要喝冷水,他非要喝,好几次弄得差点住了院。每次我回去对父亲说:“你如果健康了,我们做儿女的就省心了。”可是,父亲有时特别糊涂,他对庄里人说:“我就要吃剩饭,得病了,让儿子带我去医院。”这真让人哭笑不得。
我和大哥在城里都买了房子,房子有暖气,在城里过年比在老家暖和,可是,父亲死活不去城里,父亲不去,我们去了,庄里人又是议论纷纷,说我们把老人一个人丢在家里不管,这几年过年,我和大哥挨得骂不在少数。
尤其今年,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说平日里身体感觉到特别困乏,有时头晕目眩。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我再三嘱咐父亲走路要小心,防止跌伤。父亲每次见到我,就对我说:“你妈在世的时候多好!”是呀,母亲走了,父亲没了依靠,人这一辈子,夫妻两个谁先走,谁就是有福之人!
父亲,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成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尽管这样,父亲还是竭尽全力地让我们吃饱穿暖,过着一个普通人该有的生活。几十年一晃而过,如今,父亲已经八十多岁了,我们也都年过五十了,亲情是一辈子伴随着我们,尤其当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就想起父亲,父亲给了我们动力,虽说,父亲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但是,父亲的孩子走出去到过很多地方,人这一辈子,只要懂得感恩就行!
今天是父亲节,在此,我写了这段文字,祝我的父亲健康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