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程语录》读后感想法婚姻育儿
《课程语录》读后感:谈谈教育等待

《课程语录》读后感:谈谈教育等待

作者: 雪猫1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15:14 被阅读10次

    导读  本文作者史录选,是一位在乡村小学执教30年的语文教师。在条件落后的村小,史校长一直坚持学习和反思。

    来源:雪猫的世界

    教育是一项慢工程,比如,一个学生故意把窗玻璃打碎了,教师就不能当机立断地确认这个孩子的品性有问题,还有可能是这个孩子不小心打碎的,或者,这个孩子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而借此发泄内心的暴躁情绪。

    教育主要是教化人,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如何求知,如何融入社会,等等。这就决定了教育过程的前瞻性和长期性。刚才,我读了台湾欧用生教授的《课程语录》这本书里面的一篇文章,他说:“等待已是今天教师的一种重要素养。”对此,我特别赞同。

    教育中的等待呈现身体化

    身体化是指肉体和心灵一起驱动。比如,教学了一位数乘法之后,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把一位数乘法的步骤和规则熟练运用自如,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一位数进位乘法。

    我们有的老师总是受到了课时数的影响,不管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糊里糊涂地推入到下一步的教学,这种递进过程缺少了“等待”这个因素,造成了新旧知识之间的断裂,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的一个障碍。为此,教师就要着力促动学生的肉体和心灵一起动起来,让思维蕴含在丰腴的肌肉跳动中。

    教育中的等待呈现期待感

    教育说穿了就是一种期待。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无不对孩子时时刻刻充满着一种期待值,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甚至,替孩子把将来的一切做了种种设想,有好多老师为了让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加班加点,苦抓苦教,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种浓浓的期待感。

    反之,教师如果感觉到教学活动毫无期待值,至少,这不叫“教育”,这是一种敷衍完任务。真正的教育是充满期待的,即使十分钟的教育,必然就有十分钟甚至一百分的期待。尤其是讲座或者报告会,听者,就要带着期待感去听;讲者,就要怀着期待感去讲。

    教育中的等待呈现包容装

    教育有很多结果不尽人意,这时候,等待的人就开始急躁了,甚至粗言频频爆出。

    为此,教育中的包容显得就尤为重要。比如说,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时,教师就不要沉下脸来,指责或者唾骂,如果说,学生因为不会做而没有完成作业,这就不完全是学生的错,极有可能就是教师讲解不到位所致。

    当孩子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切记:教师先要从自身反思,找找自己身上有没有问题,如果有,究竟是什么问题,我总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绝大多数的错都是教师做得不到位或者做法有偏差。从自身找问题这就是教育中的一种包容装。

    其次,教育中的包容装要求教师要大气,尤其对孩子的错误的包容度要大气一点,允许孩子犯点错,吃点苦头,长点记性,犯错并不都是危害,有的犯错恰恰对孩子特别有效。

    教育中的等待呈现开放性

    教育中的等待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一种放射状,教育必须要树立一种大教育观,就是说,不要拘泥于小节小步,比如说,当你希望一个孩子将来考上某某名牌大学的同时,你还要希望这个孩子拥有更多的素养,假如说,考不上大学怎么办?难道就不活了?这时候,教育不但要看到正面,还要看到反面,让我们的思维朝着正面运行的时候,还要多多思考反面因素有可能带来的危害因素。

    我们要多阅读儿童带来的未知,尊重儿童的想法,追随儿童的引导,绝不是强迫儿童或者控制儿童。教育是一种引导,教育是一种消融,教育是一种化解,教育更是一种共鸣。

    教育中的等待呈现专注度

    教育中的等待一般要求专注,不要今天定这个目标,明天又定那个目标。

    目标在教育领域需要恒定,当一种目标持续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丝毫的成效,那就要立即做出调整。

    等待中的专注要看淡一些,随性一点,自然一点,过于专注则很容易陷入僵化教条的死胡同,专注绝不是“守株待兔”,而是审时度势,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做出调整,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语录》读后感:谈谈教育等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re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