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设当下每天该摄入的总热量为X
X➖(基础代谢➕行为代谢➕食物热效应)=盈余或亏空
1.计算每日盈余或亏空
(1)设定目标:增肌或减脂
(2)目标公斤数:增多少千克?减多少千克?
(3)目标天数:多少天完成此目标?
(4)套入公示:
a.增肌公式:5500大卡*目标千克➗目标天数=盈余(正数)
b.减脂公式:7700大卡*目标千克➗目标天数=亏空(负数)
(5)推荐及上限速度:
a.增肌推荐速度:每月小于等于当下体重的1%;增肌上限速度:每月当下体重2%。
b.减脂推荐速度:每周小于等于当下体重的0.5%;减脂上限速度:每周当下体重的1%。
2.计算每日消耗
(1)食物热效应=每日摄入总量的10%,即10%X=0.1X。
(2)基础代谢:24*(体重kg)*性别系数*体脂肪系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1163/1265e510a4f1a84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1163/2f97cf0585c62a80.jpg)
(3)行为代谢:基础代谢*活动系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1163/83eb94662ec74647.jpg)
3.计算出每日该摄入的总热量X:
X=亏空或盈余热量➕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行为代谢=(亏空或盈余热量➕基础代谢➕行为代谢)➗0.9=【亏空或盈余热量➕基础代谢✖️(1➕活跃系数)】➗0.9,
即X=【亏空或盈余热量➕基础代谢✖️(1➕活跃系数)】➗0.9
4.将X合理的分配给三大宏量营养素,确定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1)确定蛋白质
a.确定克数:
增肌2.5-3.0g/kg
减脂保肌2.0-2.2g/kg
减重人群1.0-2.0g/kg
b.确定热量:1g蛋白质=4大卡,总热量=总克数✖️4
(2)确定脂肪
a.确定克数
增肌:0.8-1.5g/kg
减脂:0.6-1.0g/kg
b.确定热量:1g脂肪=9大卡,总热量=总克数✖️9
(3)确定碳水
碳水热量=X-蛋白质热量-脂肪热量
5.算出营养素在总热量重的比重
碳水占比=碳水热量/X
蛋白质占比=蛋白质热量/X
脂肪占比=脂肪热量/X
推荐碳水占比:45%-55%;允许碳水占比40-65%
6.将三大营养素合理的分配到每一餐
(1)摄入的时间和原则
a.蛋白质为了细胞吃:根据时间跨度平均分配,训练后少量增加也可;
b.碳水为了亏空吃:碳水化合物部分先照顾训练后带来的典型性亏空,优先安排;然后根据时间跨度合理分配;
c.脂肪为了健康吃:脂肪的摄入遵循钻空子原则,尽量远离高碳水化合物引发的胰岛素窗口期,也就是避免和高碳水化合物同食。进食碳水的前后四个小时为相对安全的脂肪钻空子时间。
d.能量围绕消耗分:能量的布局遵从消耗原则。白天除了训练以外,其他的消耗需要根据具体的行为来确定活跃度系数。
(2)确定餐数和参量
a.记录起床和睡觉时间,明确进餐窗口;
b.优先确定训练后餐(着重碳水、蛋白质)
c.确定睡前餐(睡前30-90min,富含易消化的蛋白质,可考虑蛋白粉)
d.根据日常生活安排,确定其他进餐时间
e.计算两餐间隔,遵从摄入原则
附:训练后确定恰当量碳水的方式:评估肌糖原和肝糖原的亏空量
(1)肝糖原亏空量
a.了解目标个体的肝糖原储备能力70-110g。
根据身高(骨架)判定肝糖原量:
-160cm评定为70g;
160cm-170cm评定为80g;
170cm-180cm评定为90g;
180cm-190cm评定为100g;
190+评定为110g
b.根据未进食碳水化合物的时间来判定肝糖原亏空比例:
3小时未进食碳水化合物判定为50%左右;
6小时未进食碳水化合物判定为80%左右;
10+小时未进食碳水化合物判定为90%左右。
c.用目标对象的肝糖原储备量*亏空百分比
(2)肌糖原亏空量
针对典型时代分化训练的肌糖原亏空评定:
a.找出目标对象的骨骼肌肉量。男生骨骼肌系数为0.55-0.6;女生骨骼肌系数为0.55-0.57;骨骼肌含量=体重*(1-体脂率)*骨骼肌系数
b.找出训练肌群在全身肌肉中的占比
c.用骨骼肌含量✖️训练肌群的占比✖️10-15g/kg(每公斤骨骼肌的糖原含量)
根据运动总能耗及运动类型倒推法评定:
a.确定运动总能耗:体重*运动强度(MET)*运动时长(h)
b.稳态是有氧运动的供能比例为30%-50%;间歇式的全身训练的供能比例为50%-7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