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好爸妈在线”,第一时间学习好爸妈干货,成为更好的爸妈!
公众号:好爸妈在线(ID:hbm100)
你不能接纳的孩子问题,很有可能是你不能接纳的自己!
放下内疚感,接纳做不完美的父母,父母即使忍不住发脾气,也可以不内疚。
照顾好自己情绪,我们会带领孩子找到更多正向力量!
你相信有完美的父母吗?
你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正当需要吗?
作为父母,做得不够好时,你有过内疚和沮丧吗?
这三个问题,如果有一个答案:是!
那么我们来聊聊:
怎么放下这些做父母的心理负担?放下肩膀上的判官,告别内疚,轻松育儿。
01 / 从一位妈妈的育儿挫败感说起……
昨日为一位妈妈疏解烦忧,最终放下内疚、爱自己。
她开始的求助,源于上三年级的女儿学习态度不积极,一遇到不会做的,就空在那里,轻易放弃的样子。
让妈妈深感焦虑:继续下去,怎么能考到好学校?
为此常常着急上火,老拿女儿来说教甚至动手,事后又后悔不已,心生内疚:自己真没用,老是控制不住情绪!恶性循环!
聊着聊着我们发现,正是妈妈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让孩子从妈妈的失望中,看见自己“没用”的样子。
即使妈妈没有说自己蠢、没用,但孩子能敏锐地感觉妈妈心里的不满。
失去信心的孩子,为逃避痛苦,不做不错,懒好过蠢!
妈妈才惊觉:自己带着内疚、疲惫、着急的不稳定情绪陪伴,越想让孩子早点完成作业,早点休息,她有点自己的时间,孩子越发感受到压力,作业越是拖拉磨蹭,直到母女精疲力竭。
没有照顾好自己身心、情绪的妈妈,如何带给孩子心理上的安全、信心?
也许这正是孩子畏难退缩、懒惰等问题行为的根源呀!
这个梳理的过程,用了不到半小时,就让妈妈找到了改变方向:照顾好自己!
允许自己放松一点,减少过度焦虑,给自己的爱之倍注入能量,才能倒给孩子。
因为我是过来人,也曾陷入自我批评、沮丧的负面循环,深知这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一波又一波的负能量。
大量内耗,处理内心“向娃走,向己走”的冲突,心好累!
02 / 放下内疚感,接纳做不完美的父母
育儿先育己,让自己状态好,心情好,修复了亲子关系才好,补足安全感,孩子才会改变。
为此,五六年前我大量投入自我成长,彻底改造自我,现在成为一个正念妈妈,朋友都说我自带积极能量!
我想跟曾经像我一样的父母,分享放下负担心路历程。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三句话:
非暴力沟通创始人马歇尔博士:“如果你想知道我对地狱的定义,那就生个孩子,同时相信世界上存在完美的父母。”
情绪管理教练海蓝博士同名书的那句经典:不完美,才美!
阿德勒心理学和正面管教的经典名言:犯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这三句话,一起改变了我,过往一犯错就“自抽”(zi ze)的行为。
不能自我接纳,就会将很多负面想法投射给孩子,谈何无条件接纳孩子?
所以,我跟上面那位妈妈说,不要再急着学大量育儿知识技巧,学得越多,一对比,越焦虑:我和孩子,怎么离理想状态越来越远!
压力大的父母,需要先建立育儿的终极心法:学习如何“照顾好自己”!
马校这一课终极心法,不知已经挽救过多少濒临崩溃的妈妈!
03 / 照顾好情绪:学会放下内疚,自我关怀
照顾好自己情绪,我还有一个大招:放下肩上的判官,不再自我评判,学会自我关怀。
与其内疚自责,不如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就拿我最近一次自我疏导的实例来分享:
2019年开始,我参加365日更营,变得经常要用电脑写东西。
刚开始那会儿,我总是坐在电脑前,抓紧一切时机,不仅两宝睡觉,一到他们吃饭、自己玩耍不用陪,我就坐在电脑前一点点整理。
有时想到一点灵感、读到好片段,就想记下来。
后来大宝总要来房间看我写东西,老问“到底还有多少,写完没有?”
再后来,小宝也来,拉着我的手臂,咿咿呀呀爬上大腿或者拉出去。
我这人思路一断就想不起,所以老想写完一段再走。
于是,跟他们说:“宝宝乖,等一下妈妈,写完这两句就行。”
小宝是一刻都等不及的,没两下就呜哇哇哭起来。
晚上睡觉想到这一幕,我不禁又自责起来。
我对自己说:我是个自私的妈妈,我不应该忽略孩子的呼唤。
难道我不知道,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的电脑、写作比他们还重要吗?
我这么重视家庭教育,难道不知道孩子被忽视的感觉,是多么糟糕吗?!
在这个当下,我觉察到内疚在心中升腾而起,自我批评一波波袭来,让胸口感到又闷又堵。
这种感觉很不好,我深呼吸三下,用学过的非暴力沟通,开展自我对话:
阿雪,当你没能及时回应孩子,你担心他们觉得妈妈不重视自己,心里感到内疚,因为你真的很看重与孩子的连接。
你真的很希望孩子总能感受到你的爱,有甜蜜的亲子关系。
我将注意力集中在连接的需要上,感到有点伤感,因为我自己小时候缺乏这种连接感,所以特别不能接受孩子也受到伤害。
接下来,我问自己:
那你当时想做完再跟孩子玩,这样做有什么好的理由呢?满足了你什么需要?
时间太少,我想抓住一点空闲就做一点,其他时间可以陪孩子;
当做到差一点完成,我也想告一段落,陪伴的时候不用老惦记灵感的尾巴。
所以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看重的是效率、完整。
因为非暴力沟通,让我懂得:
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需要服务的,我们当时选择那样做,即使犯错或不完美,发现其中很好的理由,就是对自己的慈悲与和解。
当我看到对自己做与不做纠结背后的两种需要,我就释然了。
因为我懂得了自己真正看重的东西,我就要问自己:
怎样才能同时满足这两项需要,今后学会更好应对?从这次犯错和不完美中,我收到什么礼物?
通过这个自我对话,我放下了内心纠结,我能选择同时满足连接和效率的完整性。
在孩子没睡觉需要我时,不再对着电脑写,我选择全身心陪伴,让他们陪伴的需要得到满足,反而很少再缠人,或不愿意睡觉。
自己也将其他家务事提高效率地安排,等孩子睡觉后有更多自己完整的时间阅读和日更。
这就是自我关怀的对话,作用是:
看见、接纳自己内心多个需要。减少内在冲突的能量损耗。内耗地自己打自己实在难受!
我们可以作出更好的选择:
改变做法、策略,同时满足自己两个需要。
自我接纳,带来由衷的关怀,乐意的改变。
找到自我满足的方法,不评判自己,不外求他人改变,就有了最大的情感自由!
本文版权归“好爸妈在线”所有,欢迎转摘,转摘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陈雪莹
出处:好爸妈在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