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天似的好青梅,也不再听到那天似的好课了。
——引子
我对语文课往往是挑剔得不能再挑剔了,毕竟我第一喜欢和第二喜欢的老师都是教语文的。要是不出彩的语文课,我啥都听不进去,内心的吐槽都会形成一篇论文了。
第一节网课是蹭我老家的朋友老王的,叫老王仅仅因为她姓王而已了,她其实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他们学校要求在一个公益平台上上网课,那天我还没开学,就去她那里蹭课。蹭课也不是白蹭的,我得帮她起草一份课堂笔记,她可以抄了去搪塞老师。那节课是语文课,教学的课文是《社戏》。
屏幕上出现的老师是个小老头,有着堪忧的发际线,一身老干部的打扮,他讲话有好些腔调,具体哪里的我也不知道,他读课文很有感情,也很卖力,像是朗诵一样的调调,可惜读出来的是:“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辣(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辣(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们都在笑,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怪里怪气得模仿:“辣夜似的好戏”。又继续啃着盐渍青梅。
但听起来,这小老头还是有那么一些水平的。他先点了点关键词“乐”,“遗憾”,然后一段一段得找这个点,比如说“没有看到铁头老生翻跟斗。”那足足有六个遗憾之处,我平时读的时候都没发现。然后他把课文分成了六个段落,讨论着各个小人物的形象特点,我一直是一张PPT一张PPT地暂停猛记笔记。确实,《社戏》这篇跟鲁迅的“硬汉”文风很是不一样,像我记得安安老师说过,跟许广平热恋中的鲁迅文风也有柔情。
不过,由于思考探究里是八个空格,小老头只说了六个事件,我们又吐槽起来:“乱讲吧,辣个语文书上是八个事件啊喂!”
然后他开始讲平桥村到赵庄的景致,就是那些渔火之类的。我就开始走神,美名其曰:浮想联翩。因为在老家,这个村子跟平桥村还真的挺像,也是临河的,所谓豆麦、连山、月色也是有的,但河水很浅,渔火、水草就算了,横笛我就严重怀疑是编的了,潺潺的水声里,笛声都碎得飘飘洒洒。我开始凝视着窗外,构想一条航行的大船——把那个喋喋不休的小老头忘记了,然后顺手又记记下那些词语,什么物象丰富,角度多样之类的,说白了没啥好听的,我们又开始啃青梅了。
他啰嗦到“乡情”这方面的时候,我又开始不听他讲那些“辣么,辣么的。”毕竟在老家,身边一起听课的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我还不能体悟吗?这就正所谓感同身受了。就像那一筐朴实的盐渍青梅,是无数甜到心底的故事:迅哥儿钓虾,我们也一起去捉过鱼,还去河滩上搬来各种各样的小石头,洗洗干净来放到我们的秘密基地里去,摆上了很多很多。社戏当然是没看过,但也看过村里的表演,就是一些随意想想也能看穿的把戏。偷豆倒是真没干过,但也偷过豌豆花,采过来打扮打扮。那小老头说道:“戏和豆,都染上了童年的趣味,人情的美好。”我一个劲在那里偷笑。
很快,村里的路解封了,我就回到温州了,在几个星期后我又学到了《社戏》,任务单一张又一张地填过,也读了《社戏》的原文和钱理群教授的赏析。我真心觉得那天上课的小老头水平还真的不咋滴,连鲁迅文章专用的“社会的缩影”都没提,就停留在乡情这儿了。后来的《社戏》是学得明明白白了,而那节课的感觉,却消散了,或许……也不会再来了。
语文书的版本换了又换,课文也都是学了又学。鲁迅在北京戏台下那个缩小的黑暗社会里怀念童年社戏;贾平凹读着人世的大书也思恋着祖母的小桃树;萧红的呼兰河偏爱祖父的园子;林海音也难忘冬阳下的骆驼队……故乡,童年,每个人都忘不了,每个人都充满着温情。有时候我也觉得,《社戏》只读到美好的那一层,也挺好……
或许人都有份乡情吧?无论是阅尽社会形形色色的鲁迅先生,还是那个对于一切都懵懵懂懂的我,愿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场社戏,一场朴实的温暖,恰似某个下午路过窗前慢慢的阳光……
网友评论